证券时报记者 尹永强
本报讯 ST科健(000035)的资本市场之旅一直充满戏剧色彩和变数。在三宗重组均告失败之后,今日ST科健公告称,此前放弃重组的同方集团将继续启动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目前双方已就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达成一致意向。
2008年3月26日,ST科健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及非公开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的预案公告》,拟向同方联合集团的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3亿股股票,由同方集团的全部股东以其拥有的同方集团的100%股权按评估值作价认购。因同方集团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朱志平的身份变更为境外自然人,按照规定其已不符合作为ST科健拟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资格,公司遂于2008年10月11日发布了重大重组中止公告。
当时就有市场人士表示重组“中止”非“终止”,今日公告来看,ST科健与同方集团的“缘分”确实未尽。朱志平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态,“ST科健的重组工作只是暂时中止,接下来我们肯定会继续参与”。当时朱志平还介绍了两种可能的重组方案:一是继续以他的名义,作为境外自然人申报证监会特批;二是将他所持股权转让给他的妻子或儿子,然后以他们的名义参与重组。总之,重组一定要找到最适合的方式来进行。
尽管如此,对于已饱受折腾的ST科健中小股东来说,恐怕已没有多少人敢对身为房地产企业的同方集团最终能否成功借壳ST科健抱过高的期望。尤其ST科健在2008年前三季累计盈利1.04亿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净亏损1000万元,不久前在任不到一年的ST科健董事长杜长喜又突然辞职,更加令投资者感到失望和茫然。值得注意的是,ST科健在预亏的同时称该预亏尚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公司相关债权银行正在商讨对公司贷款或垫款在2008会计年度的减免利息事宜,上述业绩预测未包括该事项。
ST科健于1994年4月上市,曾是当时国产手机的先行者,依靠与三星的联姻迅速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随着三星2002年因取得了GSM内销牌照而“抛弃”科健,科健2004年和2005年亏损额分别达到15.47亿元和12.25亿元,如此巨亏导致公司身陷泥淖。此后公司先后经历三宗重组而均告失败———从当初广州海纳到后来浙江阳光(600261),及至2008年的同方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和华融“抽身”。此间公司股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如“过山车”,让中小股东们在悲喜涨跌之间体验了何为跌宕起伏、惊险刺激。
据悉,朱志平此次践诺杀将回来,果如前所言是将其持有的同方集团的股份转让给了他儿子。至于此次同方集团重启ST科健重组的前景,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还不能过于乐观:一是ST科健自身积弱已久、包袱沉重、情况复杂;二是至少目前还看不到同方集团方面的实质性积极举措,甚至有传言其态度都未必积极到位;三是同方集团的重组实力有待进一步验证;四是借壳上市的“狂热期”已经过去,尤其是目前市场低迷,融资前景岌岌可危,房地产公司借壳上市未必是好时机。
昨天在大盘上演高台跳水的情况下,ST科健股票涨停,报收于4.06元。今日起ST科健股票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