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实现净利2657.36万元,今后将以多元化策略规避市场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 向 南
本报讯 在汽车行业不景气的2008年,国外大汽车厂家经营困难,在下半年降低了相关订单需求,这对出口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51.12%的广东鸿图(002101)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不过,公司还是通过各种措施较好地控制了各种风险。下一步,公司希望通过多元化策略规避市场风险。
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原辅材料价格开始逐月下降,客户订单也十分不稳定,汽车类精密压铸件客户原计划增加的订单大部分都没有实现,导致为其配套而准备的募投项目新增产能出现部分闲置,使单位产品的折旧和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造成成本增加近1500万元。
另外,公司2008年出口总额为2.72亿元(含间接出口),同比增长57.07%,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51.12%。这使公司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更加明显,以年初人民币汇率为基数来计算,全年因汇率变化产生1650多万元损失。
仅此两项,广东鸿图损失就达3100余万元。对于一个营业额只有5.6亿元的小公司来说,这无疑给其全年盈利带来一定压力。不过,公司通过采用各种应对措施,依然实现净利润2657.36万元。
针对订单不稳,广东鸿图加强了原材料及成品库存控制,年末存货总金额同比下降了7%,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5607.27 万元,同比增长368.96%,这主要是因为主营业务收入不断增长,货款回笼情况良好。
另外,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充分利用新增产能和减少外协加工量(包括外购压铸件半成品),公司外协加工费减少到3041万元,同比减少了45%,提高了盈利能力。
公司还加强了生产车间对柴油、离模剂、精炼剂等耗用量大的辅助材料的控制,2008年公司对生产部门辅助材料进行了定量考核与奖罚,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辅助材料的耗用量下降10%。
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在产品质量的提升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95.18%,比2007年上升0.13个百分点;产品退货率为1.4%,比2007 年下降0.6 个百分点;返工次数、质量索赔金额等明显减少,一些重点客户的质量考核指标明显上升,获得了美国通用汽车全球供应商最佳质量奖。
在服务好国外大客户同时,2008年公司还加大了国内汽车产品的开发,并取得较大的收获,目前已成功开发国内多家汽车客户的产品。
公司表示,经过这次金融海啸,公司体会到产品结构单一、市场集中度高所带来的风险。为此,公司将在稳定目前客户和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开拓造船业、机车等市场领域,科学规划国内外市场份额,合理制定产品结构,以有效推进公司发展步伐,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