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画 发自北京
昨日,一则国家开发银行正考虑并购深圳发展银行股权的消息出现戏剧性变化,并引起激烈的市场震荡。直到昨日19时30分,记者从国开行处得到官方表态,目前国开行未计划收购深发展银行和其他银行股权。
并购传闻引发市场震荡
日前,某媒体报道,一场涉及巨额资金的并购正在国家开发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之间悄然展开,并称双方目前已进入交易细节,方案已报至银监会。
受该消息刺激,(000001)昨日上午涨停于14.99元/股,涨幅达9.98%。随后,深交所紧急发布公告称,因有关媒体报道了国家开发银行并购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传闻,根据相关规定,经该公司申请,深交所于昨日13时起对该公司股票进行临时停牌,待其刊登相关公告后复牌。
昨日下午,深发展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该行已向深交所提交了一份公告,正在等深交所的审批。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深交所未发出相关公告。对此,上述深发展银行工作人员称,上市公司的公告需要走一定程序,目前还不清楚何时能得到深交所回复。
国开行觅战略伙伴促转型
尽管否认并购深发展意图,但国开行仍对记者表示,从未来的战略方针和业务发展来看,该行一直在积极研究与商业银行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促进商业化转型。国开行还称,商业化改革后,将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继续加强与其他商业银行合作。
去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迈出关键一步。其注册资本为3000亿元,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分别持有51.3%、48.7%的股权。
传言国开行有意并购一家商业银行并不奇怪,一方面正如国开行上述所言,该行一直试图研究与商业银行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买壳能够大大降低国开行的上市成本。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宋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国开行来说,买壳能够大大加速上市步伐,如果等待IPO首发,必须经过包括路演在内的一系列复杂程序。同时,目前的金融环境不好,也给国开行商业化转型提出挑战。
“不过买壳上市也存在风险,国开行是一家政策性银行,而深发展是一家地区性发展银行,过去两者经营思路完全不同,包括董事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企业文化等运作模式不可避免存在冲突。”宋玮说。
不过,一位国开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为实现商业化转型,国开行进行了很大的内部调整,试图以更加明晰的组织结构适应市场化运作。
另一方面,深发展正在不断提升的资产质量也可能成为吸引国开行的重要原因。
深发展第一股东美国新桥所持全部股份在2010年6月20日前将全部解禁,而首批1.04亿股已于2008年6月20日解禁,深发展控股权究竟花落谁家引发众人猜测。
此前,总部同处于深圳的呼声最高。不过,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昨日对记者明确表示,平安从未发布过关于并购深发展的任何信息,并称对国开行并购深发展此类同业事件不予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