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联合保险增资扩股的问题或有转机,记者2月17日了解到,去年10月,中华联合保险开始了新一轮的谈判,增资工作已经进入与重点合作对象谈判的阶段,中华联合高层也表态,将在今年“完成增资扩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而手持股票、苦等公司上市多年的员工们已经渐渐失去耐心,很多公司员工都在私下交易公司股权,股权叫卖价格也早已翻了几番,而一些股权甚至已经流到了公司外部。在公司职工变现的同时,这种不合规的转让也为以后的股权归属埋下了隐患。
股权转让隐忧
中华联合保险的职工张先生终于决定不再等待,苦等3年多时间仍看不见公司上市。
据记者了解,2005年,原中华联合财险公司在内部下发了《员工持股实施办法》,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设定了各自的出资下限和上限,然后用员工出资的资金成立新疆华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联投资,最终以2.7亿元间接持股中华联合保险18%股份。
“入股的时候说是每年有6%分红,可3年多一分钱都没有见到。”张先生颇有些不平,“三番五次的增资扩股不了了之,让我们看不到公司上市的希望。我们一个同事刚刚转让了手中的10万股,成交价格是6块5,我要卖也不能低于这个价格。”
中华联合保险公司一位部门经理则告诉记者,按照该公司有关规定,即使离开公司,员工依旧可以持有公司股份,而且内部员工之间也可以进行股权转让,但不能转给外部人员。而且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应该属于保监会的监管范畴,不可能使无关人员成为保险公司的间接股权持有人。
“内部转让的话,报公司批准和备案,完成认购股份时发放给个人的股权证进行更名等手续即可。”对于身边同事们的操作流程,早就想将股份转让的张先生早已熟悉,“如果是卖给外部人的话,不让公司知道,买卖双方签订《股权托管协议》或《委托持股协议》,去公证处进行公证,股权证交由买方即可。”
张先生没有多想的是,原始股转让给公司外部人,在公司内并不会进行手续上的变更,因此股权证并不能够改名,股权所有人仍是卖出人。这种情况下买方必定为此承担风险,一旦上市后股票大幅升值,原来卖出人反悔,在股权所有人仍然是卖出人的情况下,发生争执,买方并不处在一个有利的位置。
“在上市遥遥无期,而且没有任何分红的条件下,不少员工都选择了转让股票,一个员工卖出几十万、上百万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我估计买者多是些有闲钱的投资者。”知情人士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