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分析员 徐晓宁 记者 闫新 发自悉尼)2月17日,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持有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董事长楼继伟现身澳大利亚。
与刚刚签下195亿美元并购合同的中铝不同,中投不打算给澳大利亚民众带来更多不安情绪。楼继伟会见了澳大利亚财长韦恩·斯万和资源丰富的西澳大利亚州州长科林·巴纳特以及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 Metals Group(FMG)并与之洽谈。
当地分析人士认为,楼继伟此行的目的是沟通和了解澳大利亚政府的外国投资政策,并希望寻找为澳大利亚政府新推出的基础建设计划提供资金的可能性。继矿产资源之后,中国开始表现出对澳大利亚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和港口码头浓厚的兴趣。
澳大利亚的不安
而在此前的短短几天内,中铝收购了力拓、五矿收购了澳大利亚OZ(OZMinerals)矿业、鞍钢增资控股金达必,如果算上更早的中信、中钢、华能、宝钢、中金岭南、兖煤等企业,一时间中国资本云集澳大利亚,冲击着澳大利亚人的神经。
2月以来,有关中国资本的新闻频繁出现在澳大利亚当地报纸,尤其是财经版的头版新闻几乎全被中国资本占据。中国资本频繁收购引发了澳大利亚的高度关注,持续成为澳大利亚媒体热议的话题。
此时也传出,澳大利亚政府投资政策收紧可能阻挠中国资本并购的消息。《投资者报》记者随即在澳大利亚采访了在联邦财政部工作的马克·海耳,询问中国企业的国有背景,是否会成为审批过程中的一个主要考虑因素,但他对此未做评论。
澳大利亚财长斯万的公开声明也表示,在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未完成收购事项的评估之前,他不会做任何评论。审查的标准是外国投资要满足澳大利亚的指导方针并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
对此,OZ矿业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麦克尔摩尔认为,OZ与五矿的交易是当前环境下的最好选择。OZ的并购协议有很强的理由获得批准,这样才能保障公司的未来。他并不认为五矿的国有背景会成为问题。
而OZ矿业的情况与力拓也有很大区别。五矿与OZ矿业的协议是100%收购,但OZ矿业没有什么关键的战略资源,资金状况也更困难,而力拓拥有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对两个协议的批准,澳大利亚政府的态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方面,澳大利亚各界欢迎外国投资,认可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是经济恢复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投资在资源领域急剧增加表示担忧。实际上,由于各方所处的立场不同,角色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观点分歧很大。
最终收购协议是要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批准。其中的一个关注就是中国公司的国有背景。《投资者报》采访了中国驻悉尼领事馆商务领事刘欣,她表示,现在澳大利亚经济不太好,需要中国的资金。而中国公司也是越来越国际化、市场化,经营活动也是纯商业性的。比如兖煤集团早就到澳大利亚投资了澳思达煤矿,经营也一直不错,特别是前两年。
现在,财长斯万将为这个难题解开答案。在平衡各方利益时,他也必须考虑中澳之间的经贸关系,以及中投的资金背景。如果最终答案不能表示足够的友好,很难想象后续的中国资金会继续进入以支持澳大利亚恢复和发展经济。
相关专题:
2009年铁矿石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