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股股改揭秘
牛年以来,由于热钱的蜂拥入市,沪深两市走出了一波强劲的逼空行情,重庆本地上市公司股价也在这波行情中你追我赶,(000565)渝三峡就在本轮行情中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翻番好戏,自2008年11月4日见低5.43元后便一路震荡上行,至本周一见高13.43元,阶段最高涨幅高达147%!
如果说仅四个月股价就翻了一倍多算是一出精彩好戏,那么之前渝三峡股价连翻十倍则要算传奇了。
而传奇,缘于“渝三峡”的艰难股改。
对价太低 保荐机构捏了一把汗
2005年5月10日,三一重工股改方案正式披露,由此拉开了中国股市解决世界级难题的帷幕;重庆路桥紧随其后,成为首家股改的重庆上市公司。但时隔10个月后,渝三峡仍未见任何股改动静。投资者纷纷打电话询问,甚至质问公司,“我们的两部公开电话,每天都被打爆了,”董秘戎路明先生回忆说,其实,公司的股改方案早已初步拟定:大股东化医集团以其拟出资设立的三峡英力54.93%股权置换渝三峡5492万元的应收款项、存货和固定资产,向流通股东每10股送1.8股。”让人担忧的是,三峡英力公司主产品是利用天然气制甘氨酸,该技术和工艺在国内属首创,不仅一般投资者不了解,就连不少化工界专家也持怀疑态度;此外,大股东对价送出的股份,远低于当时每10股送3股的平均水平,股东大会能否通过该方案,就连保荐机构都捏了一把汗。
天津大户 想过关先拿“买路钱”
据悉,渝三峡与化医集团在选择天然气制甘氨酸项目时十分谨慎,并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的考察,待确定将该项目作为股改置入资产时早已胸有成竹。但众多中小股东能否认识、了解该项目,最终投出赞成票,成了渝三峡管理层的最大心病。据了解,渝三峡股改时共有约2.4万户股东,2万股以上股东多达约600户,且分别居住在上海、北京、江西、广东、福建、天津、西安、成都等10多个城市。为了争取2万股以上股东的赞成票,渝三峡成立了四个小组分赴各地,挨家挨户逐一登门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努力,绝大多数股东投出了赞成票。有意思的是,一位重仓渝三峡100多万股的天津大户,开始时表示要投反对票,并提出要求:投赞成票可以,每股给我0.1元补偿。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与其面对面的交流及多次沟通,该大户投票时作出了让步,投了弃权票,公司也守住了不违规底线。
基金经理 缜密求证投出赞成票
据保荐机构人士介绍,渝三峡股改的顺利完成,也得益于当时持续暴涨的甘氨酸价格。据悉,当时甘氨酸价格为每吨2.7万元~2.8万元,而渝三峡凭借重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用天然气制甘氨酸的成本仅约1.2万元,预期赢利能力非常巨大。博时、华安、泰和等10余家基金或投资公司获悉此事后,纷纷半信半疑地飞赴重庆了解情况。“那段时间,到机场接送基金、机构,几乎成了每天最基本的工作。”上述人士称,基金公司派出的都是化工行业研究员,每个人都是行家里手,所提出的问题非常专业,就连一些不起眼的生产环节、工艺流程也难逃“法眼”,均被众基金一一问及。就算如此,仍未让众基金完全放心。“理论上可行,能否规模生产仍需深入调研。”得出此结论后,研究员们随即马不停蹄地专程赴清华大学、上海相关研究院与化工专家缜密求证,并亲赴河北豚州,考察英力公司千吨级甘氨酸和草甘膦产品示范生产线。打消了所有顾虑后,基金公司在股东会上才心悦诚服地投出了赞成票。
超级牛股 仅14个月就暴涨10多倍
渝三峡股改工作完成后,股权转让、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公司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甘氨酸价格此时也有如“神助”般疯涨,几乎一天一个价,最高时涨至每吨3.7万元。若按渝三峡年产5万吨计算,每吨将获得净利2.5万元,折合成每股收益将超过6元。甘氨酸价格让人瞠目结舌的暴涨,不仅让中小投资者看不懂,恐怕连基金机构也毫无心里准备。加之当时正值牛市亢奋期,垃圾股都能暴涨,于是有人大胆预测:渝三峡涨至100元也不贵。在巨大盈利预期推动下,渝三峡从2007年1月4元多起步,踏上了长达14个月的牛市历程,不仅轻松站上10元、20元、40元关口,至2008年3月4日,竟最高上涨到54.68元,整整暴涨了10多倍,成为沪深股市为数不多的超级牛股。记者获悉,上海一年近70岁的顾老先生,投入100多万资金,在3~4元买了70多万股渝三峡,20多元时全身而退,虽算不上赚得盆满钵满,但却意外拥有了未曾奢望过的千万身家。记者 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