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珍妮报道
5年前,北美零售巨头百思买登陆中国,曾经让中国本土家电零售企业诚惶诚恐。而面对本土家电连锁的风起云涌之势,3年开不出两家店的蜗牛速度,让百思买这条美国连锁大鳄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之中。
资深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评价道:“百思买在美国的实力强大,是美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但在中国处于非常边缘化的地位。因为它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加之‘水土不服’,一直未寻找到有效的中国模式。”
上海卓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资讯顾问师庞亚辉也对本报记者表示:“百思买的购物环境宽敞舒适、消费者的自由度也宽松,但是却不符合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店内的产品是按照产品品类摆放,而中国消费者比较习惯于按照产品品牌销售的模式。”
“此外,由于销售人员并非厂家人员,对产品不熟悉,而标签上的技术参数等产品信息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百思买注重客户体验的精品路线并不被消费者所接受。”庞亚辉还说道。
2006年百思买以巨资获得了江苏五星电器75%的权益,并保证4年内收购五星电器小股东所持有的25%的剩余股份。百思买凭借此次并购,在进入中国市场两年后,才找到与本土家电连锁企业国美、苏宁竞争的砝码。
“但是,百思买收购五星后,并没有实现整合的优势。五星发展速度反而慢下来,被边缘化的趋势明显了。”刘步尘表示。中国家电业资深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也撰文表示,维持双品牌运作的百思买似乎只关心百思买品牌的发展。
五星电器曾高调宣布2007年继续巩固在优势地区的市场份额,新增25家,但最终仅仅开出20多家门店。此外,随着单店效益的降低,不得不于2007年中,连续关闭近10家店面。
近日,百思买全资买断五星电器。刘步尘评价道:“五星成为百思买全资子公司之后,更有利于百思买对五星的管理、掌控,完全按自己的意图,布局中国市场。”
而2009年6月,百思买首席运营官布莱恩·邓恩将接替即将退休的布拉德·安德森的职务,出任百思买公司创立以来的第三任首席执行官。因此,业内有人认为,布莱恩将采取与布拉德完全不同的海外市场拓展战略,将体外品牌整合调整为“自有品牌”。
不过,刘步尘分析,“放弃双品牌战略并不明智。”家电连锁竞争的本质是渠道资源的争夺,谁拥有的门店数量越多,谁的话语权越大,谁和上游供应商的价格谈判权也越充分。据了解,国美和苏宁分别拥有1300家和800家门店。
“国美和苏宁的拉网布阵,使得百思买可开发的资源非常小,而单独开发门店的成本、难度也非常大。”刘步尘解释道,因此,通过全资收购五星,可以依托五星的门店,寻求在二、三线城市的突破。2001年,五星电器在南京开设第一家门店。迄今为止,五星电器门店网络已覆盖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云南、四川、河南等省。
“假设集约经营放弃五星品牌,五星在二线城市的优势,在低端消费群体中建立的认知度,将全部丧失。百思买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将面临更多的阻力。”刘步尘继续说道。“但是,不排除对两者比重的调整,将部分五星门店改为百思买门店。”
百思买+五星(Best Buy + Five Star)合并后能否实现优势互补,成为家电零售业的“最佳明星”(Best Star)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