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牌了近5个月后,昨日,三元股份复牌首日即告涨停,赢得个“开门红”。这似乎预示着三元股份参与三鹿集团破产资产的拍卖并购已经如探囊取物。不过,业界分析人士对“三三”的整合前景并不看好,认为三元即使成功收编三鹿,但其后续的整合工作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挑战一:面临巨额资金压力
据悉,三鹿破产部分资产将于3月4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公开拍卖。业内人士分析,对照竞拍要求,三元最后胜出的可能性极大。国内乳品类企业中能够含有液态奶和奶粉业务,且收入不低于10亿元,并且未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受伤的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其中三元的希望最大。
不过对于三元收购三鹿后的前景,业内人士却似乎并不乐观。国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黄茂表示:“未来三元还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和经营压力。”
黄茂分析说,此次三元募资8亿至10亿元用于三鹿资产的竞拍,肯定是不够的。按照其组包资产估值7.26亿元的110%计算,三元除了收购资产所需的大约8个亿左右,后续的生产运营,还需要注入同样数额的资金作为流动资金。加之可能还需承担一定时期的亏损,估计所需的资金应该不少于16亿元。这远超出了本次募集资金的规模。而三元也在公告中透露:“不足部分由河北三元通过银行借贷等方式解决。”这会给三元带来大量额外财务负担。
挑战二:品牌全国推广难度大
三元在公告中表示,希望通过对三鹿集团原有产能和销售渠道的整合,实现其向全国市场的拓展。据了解,三鹿出事前为中国第三大乳制品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其中约50亿元为奶粉。而三元的奶粉市场份额和三鹿相比显然差别很大。
在此次三鹿事件中,三鹿经销商也是损失惨重的一个群体,在今后的整合中三元能否将三鹿原有销售网络迅速恢复,以及帮助三元品牌在全国范围推广,还都存在很大的疑问。奶业专家陈渝也表示:“如何将区域品牌做大成全国品牌将成为三元的核心问题之一。”
不过黄茂表示,三元收购三鹿后,其在河北、北京地区的强势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由于河北、北京、天津三地的奶产量超过17%,是全国第二大奶源地,因此控制了上述三地的奶源,三元将具备能够可以与蒙牛、伊利相抗衡的资本。预计新三元未来可以实现的收入规模大约是40亿元,排在光明之后为全国第四位。从长远来看,则具有冲击行业前三的优势。
挑战三:三元股价难以持续坚挺
三元股份股票昨日复牌,开盘即以6.15元的价格宣告涨停。对此,黄茂表示,这样的价格显然太贵了。这与近期的并购消息炒作因素有很大关系。而从三元股票的基本情况来分析,其盈利能力并不强。三元自2008年9月26日停牌前,其股票价格基本上维持在3元至4元左右。
收购三鹿资产后,三元短期可能面临严重亏损,长期来看其盈利能力受制于三元品牌的影响力,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三鹿规模最大、受损最重的奶粉业务,三元缺乏营销经验。因此三元股价能否持续坚挺存在一定的疑问。鉴于此,投资机构暂不给出三元股份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也不建议投资者复牌后立即介入。
不过也有分析表示,由于三元集团已于2008年11月承诺,会以三元股份为平台整合集团的乳制品产业,减少关联交易。因此三元集团旗下相关牧场资产以及生产“八喜”冰淇淋的北京艾来发喜食品公司等相关乳制品资产均有注入三元股份的可能,所以未来三元股份的实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商报记者 王晓玥
相关链接:
三鹿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重组方承诺全员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