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 记者 董军 上海报道
十几年弹指一挥,英特尔眨眼就在两个“第一”中将旧日所有的恩爱悉数抛在身后。1994年11月,英特尔成为第一家进驻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大型生产企业,而2009年底或2010年第一季度,这里的工厂将彻底关门。全球金融海啸,跨国公司在华的第一波减员,从英特尔浦东工厂登陆中国。
抛开上海至少1200人失业的沉重,抛开成都市低调迎接英特尔入川的奋进,最值得掂量的正是大上海的未来。如果还有后续企业陆续搬离,制造业占GDP高达50%的上海将向何处去?
“城市发展的目标是提高收入水平,但同时,这又会导致其传统的要素价格提高,竞争 优势受到削弱。如果不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解决这个问题,城市的发展也就是其传统的竞争优势不断失去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指出。
what inside?
春节的喜庆,仿佛只是一枚短暂的烟花,一闪即逝。
半个多月内的三次“揪心”,让刘敏(化名)的这种“宿命”感越发强烈。
刘敏是英特尔浦东工厂的员工,大学毕业后“挤”进了英特尔,6年多来,刘敏已经在上海购房、结婚,稳定而有保障的这份工作曾让其倍觉自豪。
然而这种幸福在2009年1月16日遭到了突如其来的“袭击”:这一天,英特尔发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英特尔净利润仅为2.34亿美元,同比下降90%。刘敏隐约嗅到了风暴来临前的味道。
果然,1月22日,英特尔总部宣布了关于全球工厂的调整计划:两座美国硅片生产厂终止生产,同时关闭2家马来西亚和1家菲律宾的工厂。
“当时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次调整不关我们的事了,我们安全了。”刘敏与英特尔浦东工厂的2000多位同事,都踏踏实实地过了一个春节。
刘敏未曾想到的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正月十五。2月5日,来自英特尔总部的决定称,其位于上海浦东的封装测试工厂将与成都工厂合并,浦东工厂将在2009年年底或2010年第一季度停产。
全球金融海啸,跨国公司在华的第一波减员,从英特尔浦东工厂登陆中国。
相关链接:
英特尔上海关厂 芯片巨头惨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