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 林(综合报道)
已经很久没抛头露面的苹果CEO乔布斯在身陷“癌症”传言不可自拔之际,没想到会再次遭遇沉痛一击:负责苹果音乐播放器部门的高级副总裁、有着“iPod之父”美誉的托尼·法德尔在该部门工作了8年之后,选择离职。
据了解,法德尔2001年带着iPod的商业创意来到苹果工作,带领一个数十人的团队开始研发音乐播放器产品。此后,iPod一上市便取得了巨大成功,为苹果带来了丰厚利润。
有趣的是,托尼·法德尔离职时还把自己的妻子、现任苹果人力资源部门副总裁的丹妮尔·兰贝特一起带走了。对于他的离职,苹果的说法是,“他们想把更多的时间给予成立不久的家庭”。
脱离了曾经开发出iPod产品,让苹果走出经济低谷的法德尔的帮助,苹果还有何制胜武器令其在经济低迷的今天,赢得市场的尊敬?是刚刚进入市场不久的手机业务吗?
而在托尼·法德尔走后,谁来接任他的工作,挑起iPod部门的重担?在市场传言乔布斯身体欠佳的情况下,这个一手带领苹果复兴的商界领袖将施行何种紧急措施,促使苹果平稳走过金融危机?
但更大的争议是,对于法德尔的主动离开,业界质疑苹果为何留不住优秀人才。
缔造iPod的功臣
假如没有托尼·法德尔,苹果就不可能有现在风靡世界的iPod。但现在,iPod获得了巨大成功,创造者却选择了离开。
日前,苹果向外界宣布托尼·法德尔因个人原因辞职,接替他的人选是在IBM工作了26年,在芯片设计领域颇有成绩的专家——马克·派普马斯特。
据了解,托尼·法德尔2001年加入苹果iPod部门,2004年被提拔为iPod部门副总裁,2006年随着原iPod部门高级副总裁JonRubinstein退休,托尼·法德尔升任iPod部门高级副总裁。
上世纪90年代曾在飞利浦和GeneralMagic公司任职的托尼,是他最初设想了“手持音乐播放器+在线音乐商店”的创意,并试图建立一家以此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有了这个点子后,他便离开了飞利浦公司,四处兜售自己的商业创意。但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拒绝了他和他的创意,只有一家公司除外——苹果。
听到这个创意后,苹果立即雇佣了托尼·法德尔,并交给他一支由设计师、程序员和硬件工程师组成的大约30人的队伍。在此后的3个月里,他和这个研究团队展开了辛苦的工作,试图让这个产品能尽快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而且有趣的是,自从iPod项目启动,它就占用了乔布斯大多数的时间。
“没有什么项目能让乔布斯专心地参与到项目的每一个细节”。熟悉当时情况的人士介绍说,“项目刚开始的时候,乔布斯每两三周召开一次iPod专门会议,但当第一台iPod原型机制造出来的时候,乔布斯就每天都参与到项目中来。”
“在一次会议上,乔布斯非常生气,因为他点击按钮3次还找不到他想要的歌曲。”当时负责研发产品的员工Knauss说:“然后我们接到反馈:‘乔布斯认为这东西声音不够大,外形轮廓不够鲜明,菜单切换速度不够快。’每天都是乔布斯的批评和不满,指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其实,这只是乔布斯的一个误解。因为,iPod的声音比大多数MP3播放器要大,这是因为乔布斯的听力不好。为了能让乔布斯听见,研发部门只好把声音调大,最终才逃脱乔布斯的指责。
经过重重测试后,iPod终于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迅即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从2005年财年苹果的第4季度财报中可以找到答案:苹果电脑(当时苹果电脑尚未改名为苹果公司)卖出了645.1万台iPod。而得益于iPod销售的火爆,该季苹果电脑的销售额达36.8亿美元,净收益4.3亿美元!
iPod的热销,完全得益于消费者的追捧。在iPod尚未出世之时,笔者的一个朋友是典型的CD捍卫者,一直拒绝使用任何MP3播放器。但当他第一次见到iPod时发出一声惊叹:“太漂亮了,外形太酷了,又简洁实用,之前我所有拒绝MP3的理由都没有了。”
也许,这就是iPod成功的地方。而借助iPod的成功,托尼·法德尔也达到了他事业的颠峰。他因为“手持音乐播放器+数字音乐商店”的理念被《财富》杂志评为“iPod之父”,虽然知道他的人肯定没有知道乔布斯的多,但他还是因此被《NetworkWorld》杂志评为“十大不为人知的科技之父”。
离职的背后
一个伟大和疯狂的创意能如此成功,事实证明其逻辑总是相当简单:完美的工业设计(足以让人尖叫)、简单功能发挥到极致(操作简单、能够容纳10000首歌曲并且可以放进口袋的播放器)、共赢的商业模式(iPod+iTunes)。
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iPod使MP3播放器摆脱了“粗制滥造的低端数码产品”形象、成为“炫”和“酷”等时尚代名词的同时,也第一次让MP3和盗版划清了界线,解决了数字内容的下载收费问题。正因如此,即使是竞争对手索尼音乐娱乐公司也愿意为iPod用户提供音乐。
事实上,无论是苹果的竞争对手还是其他类似的厂商,都纷纷仿效苹果,以及它倡导的iPod+iTunes商业模式大行其道。以至于有报道称,苹果CEO乔布斯表示,苹果以后将不再提前透露公司的产品路线图,从而让微软和戴尔等效仿者始终跟在苹果后面跑,因为“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效仿我们,而戴尔在硬件方面学习我们”。
苹果现在的牛气,完全得益于iPod带来的明星效应。
在2001年,苹果还继续维持着上世纪80年代的状态,如同死水一潭,没有任何的活力。在与微软多年的竞争中,苹果一直处于下风,苹果在个人电脑市场占有的份额几乎可以被忽略,也没能树立起知名和独特的品牌形象。但是,苹果发明的iPod,一个小小的数字音乐播放器却改变了这种局面。
的确,iPod是苹果全面翻身的一支奇兵。2004年全球iPod销售额突破45亿美元,到2005年下半年,苹果已经售出2200万个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而通过其iTunes音乐店销售的音乐数量则高达5亿首,在美国所有的合法音乐下载服务中,苹果的iTunes音乐下载服务占据了其中的82%。美国《商业周刊》撰文指出:自从2001年以来,凭借iPod,苹果创造了148%的营收增长。在iPod推出5年之后,2006年第一季度苹果公司的销量中,iPod依然占据了55.6%。
但这已经是iPod的最鼎盛时期了。在过去的2007年和2008年两年时间里,iPod对苹果的影响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因为这时,苹果推出了其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iPhone手机。
现在,iPhone的销量已经高达数百万,并且成为苹果全新的收入来源。而此时,随着iPod市场的逐渐饱和,增长速度和收入的增长也在不断放缓,但最重要的原因是iPhone已经逐渐取代了iPod的地位。
iPod系列若要蓬勃发展,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受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苹果的销量和盈利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苹果面临的困难是在iPod盈利不断减少之际,如何继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iPod产品。
作为一个商业奇才,托尼·法德尔不可能看不到苹果正在发生的这一切。在看到给予他巨大声誉的iPod即将成为苹果的历史时,他除了选择离开,还能坚持什么?也许此时,离开是他最好的选择。但苹果没有了托尼·法德尔,它依然是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霸主,而且最主要的是乔布斯还有他的制胜武器——iPhone。
毫无疑问,iPod对苹果的重要性正在不断降低。
为何留不住人
虽然托尼·法德尔自动提出辞职,苹果也公开了他的继任者,但市场上仍然传来让乔布斯不爽的声音——苹果为何留不住高级人才?
事实上,苹果一直就遭遇这个话题的质疑。而且,随着乔布斯身体状况的不断恶化,谁将是他的继任者更是业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而被誉为“iPod之父”的苹果高级副总裁托尼·法德尔的离职,再一次加剧了苹果投资者对乔布斯后继无人的担忧。而接替法德尔职位的前IBM高管马克·派普马斯特是芯片设计领域的专家,能否管好苹果的音乐播放器部门也不得而知。
法德尔的离职虽然在业界引发了诸多争议,但苹果对此并不担心,更对他的离去丝毫不感到意外。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早半年前,硅谷的多家公司总裁就接到法德尔求职申请的电话。而且对于法德尔是“iPod之父”的说法,苹果高层更是不赞同。据了解,当法德尔还在飞利浦电子公司工作时,他就产生了设计一款带硬盘的MP3播放器,并将该播放器与音乐服务捆绑起来的想法。在他离开飞利浦,加盟苹果之前,他曾到其他一些公司兜售过上述产品构想。这个在硅谷流传甚久的说法得不到苹果认同,一个已经离开苹果的经理甚至表示,在法德尔到来之前,苹果的iPod项目已经上马。
不过,苹果并没有放弃这个在营销和设计领域的天才,仍开出年薪30万美元的薪酬让法德尔继续担任乔布斯的顾问。但熟悉内情的人士告诉本刊记者,这不过是硅谷的一个惯例,许多公司通常都会为已离职的高管保留顾问头衔,这一头衔一般只能持续到离职者与公司的竞业禁止合同到期为止。
事实上,法德尔的辞职加剧了苹果投资者的担心:苹果为什么不能挽留公司的管理精英?事实上,作为一家全球运营最为成功的企业,苹果并不缺乏顶尖的管理人才。例如,首席运营官提姆·库克是业界称道的运营艺术家,零售业部门主管雷恩·约翰逊更是一个销售天才,苹果在他们的打理下成为全球最成功的零售商之一。
但是现在,业界议论的乔布斯继任者是苹果负责工业设计的乔尼·埃弗,但可惜的是他只是一位伟大的产品设计师,却并不是一位出色的商人或营销家。
理论上,苹果的管理相当不错,待遇也很好,理应成为科技精英们的安全港湾。然而人们的疑问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高管们与法德尔一样选择离开?苹果的一位前经理表示,苹果在员工的职业培养方面不及其他的同类公司尽力。比如在思科、IBM等,他们会经常安排优秀的管理者到不同岗位工作,以增长他们的阅历和技术经验,为将来担当重任做准备。然而苹果的高层通常都只待在一个工作领域,一干就是多年。
而且,乔布斯虽然是个商业奇才,但他为人小气。在他已是百万富翁时,他竟然拒绝给分居的孩子母亲每月385美元的补助费,直到他的同事劝他说如果事情让媒体曝光,不利于公司形象,他才勉强同意。堂堂亿万富翁,在辞退一个雇员时,竟拒绝付应该付出的2.5万美元补助金,当这个雇员威胁说要向外界披露他的领导风格时,他才让步。而且,据熟悉他的人介绍,乔布斯还会耍点小人的阴谋诡计,对员工不信任,偷看他们的电子邮件。年轻时的乔布斯总是喜怒无常,与员工一言不和,就马上下令走人,以至员工们都不敢和他乘同一部电梯。
试想,天天与这样的CEO在一起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以前,IBM前首席法律律师唐纳德·罗斯伯格,他在苹果只呆了短短的8个月,就跳槽至高通公司。
也许,这才是导致公司高管辞职,留不住精英人才的根本原因。要想改变现状,苹果就得改弦更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