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何佳(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执笔 徐静(清华大学)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激励一向被认为是解决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业高管人员的天价薪酬却遭到越来越多的指责,世界各国也相继出台了限制银行高管人员薪酬的举措。
银行业高管人员薪酬是否过高,以至于可能产生巨大的道德风险,高管人员的薪酬是否对银行的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什么样的高管薪酬才能使银行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 这些提问,都关乎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命题。
《亚洲银行业高管薪酬体系分析》是《2008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的子报告,本报告关注的焦点是,面对这场金融大变局,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应该如何重新审视薪酬激励制度,以及如何借鉴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的经验,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激励一向被认为是解决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但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业高管人员的天价薪酬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世界各国也相继出台了限制银行高管人员薪酬的举措。
银行业高管人员薪酬是否过高,以至于可能产生巨大的道德风险?高管人员的薪酬是否对银行的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什么样的高管薪酬才能使银行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平衡点?面对这场金融大变局,中国银行业应该如何重新审视薪酬激励制度,如何借鉴欧美国家和亚洲国家的经验,提高银行竞争力,是我们此次亚洲银行业高管薪酬调研报告的焦点。
从2004年开始,中国通过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主要的银行(除了农行以外)都已成为国家控股的上市银行。相对于本次金融风暴前的欧美银行,亚洲很多国家的银行也是国家控股(参股)的。
其中,印度有12家国有控股银行,印度政府对每家银行的控股权都超过50%;日本有12家国有控股(参股)银行,日本政府通过日本存款保险基金持有的日本信托服务银行和索纳控股对这些银行拥有控制权,但是日本信托服务银行所持有的股份很少,都不超过10%;韩国有3家国有控股(参股)银行,一家由韩国财政经济部作为绝对大股东,其余两家中,国家的股份均不足15%;马来西亚有1家国有控股(参股)银行,国家控股的职工基金占其9.4%的股份;菲律宾有5家国有控股(参股)银行,国家的控股权均占1/4以上;新加坡有3家国有控股(参股)银行,其中新加坡政府通过淡马锡成为星展银行的最终控股人,星展银行又分别是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的大股东,各占约23.8%的股份;中国台湾有9家国有控股(参股)银行,台湾当局持有这些银行大部分股权;泰国有9家国有控股(参股)银行,政府对这些银行的持有份额从2.33%到100%不等。
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国家控股(参股)银行高管和非国家控股(参股)银行高管的薪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此次调研中我们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初步了解,但由于受到部分银行数据的限制,我们重点对其中7个国家及地区,56家银行高管人员的薪酬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私有银行高管薪酬是
国有银行的3.3倍
统计分析显示,2007年亚洲银行高管年度薪酬(注1)平均水平为870,763美元,最高值为马来西亚的土著联昌银行,该行高管年度报酬为9,350,000美元,最低值出现在泰国银行,高管年度报酬仅为12,557美元。
按地区分类,在56家样本银行中,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内地的银行整体盈利能力较强,银行高管的年度薪酬水平以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地区最高,分别为人均226万美元和104.8万美元。(表1)
根据我们对银行高管人员的访谈,并分析银行所披露的信息后我们总结,亚洲银行高管薪酬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董事酬金
2) 基本工资、津贴及实物福利
3) 养老金计划
4) 现金红利
5) 延期红利
6) 股票、期权等
其中,基本工资及福利和现金红利两项占据了亚洲银行高管报酬的绝大比例。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亚洲地区,银行高管薪酬水平较高,结构也较为合理,既有短期现金激励,也有较大部分的股权、期权等长期激励。而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结构相对单一,工资和福利仍是高管薪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我们的调研发现,亚洲银行高管的薪酬水平主要受银行股权结构、实际控制权特征、公司治理、地区差异、银行业绩等因素影响。其中银行股权结构、实际控制权特征、公司治理等因素对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影响较为显著。
从控股股东性质角度看,亚洲地区私有银行高管薪酬平均水平较高,约为国有银行高管薪酬水平的3.3倍。
银行高管薪酬水平与银行业绩有微弱的正相关性,与银行资产规模相关关系不明显,说明亚洲银行高管薪酬水平与其所掌握的银行资源、承担的管理责任以及为银行创造的价值并不十分相关。这与大部分受访者的主观判断基本一致。
中国内地银行高管薪酬
平均年增长率58%
总体而言,中国内地银行资产、收益以及高管薪酬等特征与亚洲国有银行平均水平较为类似,略高于亚洲国有银行平均水平。但在银行盈利性和高管薪酬水平上,则低于亚洲私有银行水平。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内地金融业逐步开放,通过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改革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银行业绩普遍提升,与此同时,银行高管薪酬水平也快速与国际接轨,出现较大幅度上涨。2004年至2007年,14家内地样本银行ROE平均年增长率为14.59%,同期银行高管薪酬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8%。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内地的金融业(包含银行、证券、保险)已成为高管薪酬最高的行业。特别是2007年,金融行业高管人员薪酬达到其他行业高管人员薪酬的2倍以上。
此外,随着中国内地银行业改革的深化,银行的股权结构呈现更加分散化、多元化的趋势,不同银行间的薪酬水平差距也在逐渐增大。
我们发现,不同的股权结构和控股权特征对于银行高管薪酬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次分析的14家内地样本银行中,外资和民营企业持股比例较高的银行高管薪酬水平相对较高,且差距较大。其次是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企业控股的银行,而由中央政府绝对控股的银行高管薪酬普遍较低且差距不大。另外,相对于股权结构较为集中的银行,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的银行高管人员薪酬较高。
需要补充的是,在14家内地银行中有5家实施了股权激励,其中以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力度最大,2007年底这三家银行全部高管人员人均持股市值分别达到9448万人民币、566万人民币和253万人民币。如果计入所持股票价值,宁波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的高管人均薪酬将达到1312万美元、106万美元和47.66万美元,分别上升至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七位。
相关链接:
北京国企今年禁止裁员 18国企老总集体换代
上海国企领导人撤行政级别 薪酬与市场结合
2009年薪酬预测:金融和房产业增幅下滑较大
厦门钨业收益逐年下降 高管薪酬比例却高于中国平安
“三道门”规范国企高管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