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索尼公司发布公告预计,公司将出现14年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在截至3月31日的财年中将净亏损17亿美元。索尼将亏损的原因归结为:液晶电视机价格的暴跌和日元走强。
同日,索尼还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紧急重组对策,旨在使2009财年成本总额比2008财年比削减2500亿日元。值得注意的是,索尼不仅在试图减少固定成本,同时也在更新曾经十分坚固的公司理念,从单纯依靠硬件上的亮点,到通过网络融合取胜,而在这一方面,苹果既是索尼公司的对手也是其榜样。
效仿苹果
去年12月,苹果公布当季财政季度净利润增长了1.5%。苹果自己并没有工厂,而是依靠代工厂进行生产。知情人士透露说,效仿苹果的做法正在索尼内部讨论之中。有人建议,索尼公司提供产品策划和营销,而将生产外包给成本更低的中国工厂。目前,索尼自己拥有57家电子厂,其中二十几家位于劳动成本很高的日本。
索尼一贯凭借其独特的专利技术在硬件领域称雄市场,但现在索尼公司董事长兼CEO发现,索尼需要转变姿态以适应网络化数字时代,娱乐、计算机和硬件的关系是未来的关键。“在3年前,娱乐与硬件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重新审视核心业务、商讨这些要素的底部。确实,现在的市场环境前所未有,深化娱乐与计算机、硬件的关系有望带来机会。”霍华德·斯丁格说。
目前,索尼正试图通过内容、娱乐、硬件的一体化,提供优势服务。现已经将PSP的网络服务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与PS分别进行的,调整到隶属PS之下,以此实现向所有设备提供游戏、视频服务和娱乐。
但在兼容性方面,索尼仍然不肯让步,索尼高层称:“兼容性虽然重要,但和其他公司相同则将失去存在意义。”
裁员对策
索尼在其发布的应急对策中,对于液晶电视业务,还提出将要裁员30%液晶电视设计人员。在电影、音乐和游戏业务领域也将削减人员,并且减少物流等各项费用。
实际上,液晶电视是索尼最大的产品线,去年索尼公司电器部门23%的收入来自于电视业务,而现在液晶电视也是造成索尼14年来首次亏损的主要原因。索尼预计在2008年在液晶电视领域扭亏为盈,事实上,这个目标从2004年开始制定,4年已经过去,始终也未能实现。
矛盾的是,在欧美市场上,索尼品牌可以取得很高的品牌附加值,份额也居第二位,却无法取得利润。索尼公司电子业务CEO中钵良治认为,“最大的原因在于包括人工费在内的固定费用过高和面板采购价格。”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在2月公布的重组计划中,索尼毫不掩饰将对削减30%的液晶电视设计人员。
此外,索尼与夏普开设面板合资工厂的还处于协商之中,就遇到需求减少和价格下跌等突然而至的因素。因此,索尼公司明确表示,要根据市场变化,重新考虑与夏普的合作方式。
索尼的PSP视频游戏业务也未能超过其老对手。PSP的老对手任天堂业绩较去年有所增长,而占据索尼产品线13%的PSP却下降,甚至处于亏损状态。据悉,任天堂接近90%的收入来自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场,此外,该公司也将生产外包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中国工厂,寻求摆脱日元升值压力。而PSP则选择了将多数产品在日本本土生产,而发往全球销售,日元升值更导致索尼生产成本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