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正华 李文龙
农行大力发放惠农卡,解决农户购买种子化肥等资金不足难题
○农发行紧急审批发放农村水利设施贷款支持修建水渠
时下,正值春播生产的大忙季节,但是部分产粮地区的旱情对春耕备耕和夏粮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为响应5日国务院专题会议提出的把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最紧迫任务的号召,各大涉农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记者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获悉,为满足农户春耕备耕的资金需求,农行正在大力发放惠农卡,解决农户购买种子、化肥等资金不足的难题。各地农发行目前正在紧急审批和发放农村水利设施贷款,支持修建抗灾水渠。为确保各地春耕生产需要,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已发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11.1亿元,贵州省分行已发放贷款7.6亿元。
抗旱、促春耕标志着全年稳粮增收的重任已经开始。由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正在不断显现,加之自然条件的影响,今年稳粮增收的任务更为艰巨。日前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要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记者了解到,随着春耕备耕的开始,农发行、农行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的各项举措已开始落实。
“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两大基本目标,加大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信贷支农,促进扩内需保增长。”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农发行行长郑晖如此强调。
针对今年农业农村存在生产滑坡、农民收入增长存在逆转危险的问题,国家提高了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扩大国家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猪肉储备。对此,农发行强调要确保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始终把支持粮棉油收购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不因自身工作原因影响收购的顺利进行。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收购、中央和地方粮棉油肉糖增储、粮棉临时收储,要保证企业收购资金需要。
另外,农发行还将支持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年信贷支农的着力点,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那些符合扩大内需政策导向、国家和省级政府关切、有财政资金配套的项目,农发行表示将优先支持,这主要包括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农田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等方面的项目。同时对于有财政实力的地市级、县市级政府主导的项目,农发行也将择优选贷。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冲击较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潜在风险也较多。为支持他们的发展,农发行确定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择优扶持、严控风险的原则,在维护好已有的优质客户基础上,审慎发展新客户。那些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将列入农发行优先支持范围。另外农发行强调要积极支持油料、生猪、奶业发展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企业,对成长性强、带动面广、信用度高的优质客户要保证合理资金需要。
对于当前农业生产的不利形势,农行也提出了明确的服务“三农”计划。农行总行要求各级分支机构要积极支持化肥生产和农资经营企业的生产储备购销活动,特别是做好化肥淡季储备的金融服务,确保春耕备耕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充足供应。为提高春耕生产工作效率,农行还将支持农机企业发展,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
在支持农户生产方面,农行表示,今年将以惠农卡为载体,大力推动农户贷款工作,计划将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试点工作由目前的18家分行扩大到全国37家分行,并在未来3年内力争发行惠农卡1亿张,覆盖全国50%左右的农户。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力度也将随之加大,适当扩大授信和贷款额度,满足其发展规模和专业化生产的合理资金需求。
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行提出今年在县域组织的资金原则上将全部用于“三农”和县域,涉农贷款增量占全行贷款增量的比重在50%以上,涉农贷款增长速度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加大对国家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对种粮大户、主要农产品生产大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优先予以支持。同时,农行还将积极支持“公司+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带动和促进农户扩大粮食和农产品生产,争取到2011年,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分别达到90%和60%以上。
此外,农行还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措施,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配套信贷。以农田水利、清洁能源、化肥农药、水电路气等行业为切入点,加强对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服务,并突出重点,加强对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的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