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星愿(中国)茶业有限公司遭质疑:
每经记者 翟敏 发自福建武夷山
在矿产开采、提炼业务遭遇巨亏后,中国矿业(00340,HK)决定挥师进入茶叶市场。中国矿业1月8日发布收购公告,将以6.4亿港元,间接获得星愿(中国)茶业有限公司80%股权。该项目立即招来质疑。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反映,中国矿业以6.4亿港元收购星愿(中国)可能有猫腻,“星愿(中国)出现了大幅溢价。”
星愿(中国)真的值8亿港元吗?《每日经济新闻》赶赴福建武夷山展开实地调查。
【交易】
中国矿业宣布进军茶业
在百慕达注册成立的中国矿业全称为中国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资料显示它主要从事钼、铜及锌开采及提炼。其报告披露,去年上半年经历了一个艰难时期。截至2008年6月30日,亏损8.699亿港元。
1月8日,中国矿业宣布,已与卖方及担保人在2008年12月22日订立协议,中国矿业将投资6.4亿港元
(现金5亿港元,其余部分以增发股份的方式交易),收购KingGold(2008年11月11日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并无任何营运)的80%股份。作为协议的条件之一,KingGold将实行重组,注册成立星愿(香港)公司,以收购星愿(中国)(持有中国大红袍茶业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另外,卖方保证KingGold在2009年除税后的纯利不少于8000万港元。
公告显示,中国大红袍茶业于2007年7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目前并无活动。
可见,KingGold的成员公司主要从事茶叶产品的栽培、研究、生产及销售。据悉,在完成上述整合以后,KingGold将成为中国矿业占股80%的附属公司,其主要资产其实就是在福建武夷山的相关茶叶产业,其中重点就是广为人知的大红袍。
中国矿业董事会秘书梁丽明8日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中国矿业欲借投身茶业实现多元化拓展,但主业还是矿产。
何氏父子套现5亿港元
据悉,目前,星愿(中国)由何一心和何豪威分别持有60%和40%的股份。公开信息显示,他们是父子关系。如果交易完成,他们将获得5亿港元的现金。
何一心是知名商人,1955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到香港创业,1989年成立香港星愿有限公司,上世纪90年代初到内地,先后从事过汽车零配件以及医疗器械生产,2001年10月注册成立星愿(中国)。
星愿(中国)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从事乌龙茶、绿茶、茉莉花茶、黑茶和特别是武夷岩茶之栽培、生产、销售及研究。
据中国矿业称,星愿(中国)通过向农民租赁茶田,与种茶区农民订立了分包安排,星愿(中国)有权经营租赁而来的茶田,有权出售来自茶田的所有农产品。此外,许多其他当地农民也一直将其农产品出售给星愿(中国)。通过这些方式,估计星愿(中国)在29500亩茶叶产量(相当于武夷山种茶区总面积约28%)取得茶叶供应。
另外,星愿(中国)在武夷山拥有一项占地约228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包括全套精制加工机器、3个初制加工厂及一个称为 “产品开发及管理中心”的茶叶研究所。目前,星愿(中国)在中国拥有超过30个注册商标,旗下的“武夷星”及“武夷”已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
武夷山市茶业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收购当然是好事,星愿刚开始的时候经营困难,这两年发展得很好。”星愿为何在经营状况很好的情况下卖掉?他表示,“那是私人企业,他们的事我们不了解,也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