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继续坚持全球并购扩张策略,还是在经济危机面前暂时偃旗息鼓?处于经济危机大环境中的联想集团将如何抉择
□ 本刊记者 戈晶晶/文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惨淡愁云中,联想意图收购巴西最大电脑商Positivo的消息无疑是一剂兴奋剂,一时间媒体攒动,股价飘红。受此消息推动,联想股价一度飙升了27%。
巴西2008年12月11日一则未透露来源的消息称,中国电脑生产商联想已经出价20亿雷亚尔(约合8.33亿美元),收购Positivo公司。Positivo目前在巴西电脑市场占据着21.5%左右的份额。
然而仅仅一周后,联想集团正式对外表示,放弃竞购Positivo,联想称,受到当前的经济风暴和不确定性的形势影响,双方认为目前达成交易协定不可行,但双方正在讨论以一种广泛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合作。
是继续坚持全球并购扩张策略,还是在经济危机面前暂时偃旗息鼓,已成为摆在联想面前的两难抉择。
青睐拉美
当联想有意收购Positivo的消息传出后,其掌门人杨元庆在面对媒体时曾强调,联想目前对于并购的看法是,要看“被并购企业的基本面以及联想集团的整体战略需要”。言下之意,如果有基本面比较好的企业,且符合联想集团的战略发展需要,联想完全有可能发起新收购计划。
照此推断,联想之举绝非无目的而为之。有消息人士称,对Positivo出手,是联想全球市场布局的一部分。曾有联想内部人士透露,在2008年12月15日的一次公司会议上,联想将拉美地区确定为了下一个爆发点。而与中国同被视为“金砖四国”的巴西,其国内PC消费能力仅次于中国,在美洲市场,则仅屈于美国之后。
美洲一直是联想力量较为薄弱的市场,而收购Positivo将有可能给联想一个补齐自己短板的机会。
有分析指出,由于此前联想在欧洲收购Packard Bell失利,抢占拉美市场变得愈加迫切。联想在大中华区占有绝对优势,而在美洲、欧洲、亚太都有强大的竞争对手。
当然,在竞争激烈的众多市场中选择拉美作为突破口,与联想现任掌门人杨元庆的判断有着直接关系。
据联想内部人士表示,杨元庆觉得突破口将出现在竞争最为激烈的美洲,这一方面是由于以巴西为首的拉美PC消费市场的崛起,美洲内部分化为北美与拉美两极,在拉美这一级市场,全球PC厂商目前均无绝对优势,与其他竞争市场的惨烈相比,还是一块“真空”地带,联想如能在此屯集重兵,将有极大的突破机会。联想高层的动向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2008年11月底,联想高层曾造访Positivo位于巴西南部城市Curitiba的总部。
时机未到
价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经济危机造成了许多科技公司出现大幅缩水,这被联想视为收购的好的时机。自金融危机以来,Positivo的股价由2007年的近50雷亚尔开始一路下跌,2008年10月底最低曾跌至3.5雷亚尔。
计世资讯的曲晓东认同联想的判断。他认为,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候,收购确实面临着很大挑战,但在此时联想却可以得到一个比较低的收购价格。
尽管联想还没有公布最新的财报,但根据其中报来看,2008期末其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19.85亿美元,可动用的总信用额度为27.97亿美元。这是联想在经济危机中仍敢于觊觎Positivo的筹码。
事实上,看到机会的不只是联想。在联想行动的同时,其主要竞争对手戴尔公司的高层也到Positivo总部拜访,并在其计划书内标明了并购价格。
但也正是戴尔的搅局,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联想最终作出放弃收购Positivo的决定。由于戴尔的介入,Positivo一度将收购价格抬升。巴西媒体报道称,联想20亿雷亚尔的报价低于Positivo的预期,其之前曾表示最低收购价格为30亿雷亚尔,约85亿元人民币,这将对Positivo市值溢价74亿元。而在金融危机前,Positivo的预期报价更高,甚至达47亿雷亚尔。
Positivo有这样的期望也不难理解,毕竟作为巴西最大的PC厂商,其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
显然联想有自己的打算。有业界人士分析,杨元庆也许认为目前仍不是最佳收购时机,因为金融危机还在持续,美元对雷亚尔处于升值状态,稍缓收购能降低成本,此外,尽管Positivo在巴西是第一名,但其在全球的占有率仅为0.5%,今后对联想业绩将有什么样程度的提升仍不明朗。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2008年12月11日的公告中,犹豫中的联想表示,“在现阶段并未就任何可能收购进行谈判,也未达成或签订任何交易条款或协议”。
并购继续
Positivo选择出售,其原因除经济危机因素外,更主要的是由PC行业特点所决定的。PC产业向全球巨头集中,只有大规模生产厂商与芯片厂商、板卡厂商、操作系统厂商才有议价能力,才有更高的价格空间,这导致区域厂商生存越来越难,而当前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趋势,行业进一步整合成为必然趋势。
计世资讯的曲晓东认为,虽然此前并购Packard Bell未果,但联想的全球并购还是会一直走下去。
除了正在角力的巴西市场,联想在2007年已对印度、俄罗斯进行了布局,为了向新兴市场复制大中华区的经验,联想将印度、俄罗斯区划归给联想大中华区总裁陈绍鹏负责。联想中报显示,截止到2008年9月30日为止的6个月,印度增长超过100%,俄罗斯增长70%。显然,联想将Positivo视为并购目标,是希望其能延续这样的增长。
Gartner亚太区首席分析师叶磊认为,现在是PC企业进行并购的好时机。尽管联想在并购IBM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总体来看,通过并购,联想成功地由一家业务集中在本土的中国公司,完成了全球化的跃进。
叶磊同时指出,在PC市场竞争越加激烈的今天,规模效益凸显,此时处于全球第一集团的PC企业都在争夺新兴市场。在发达国家市场拓展受阻的联想,在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国家,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压力存在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PC行业已经不再是高速增长期。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上月将2009年全球PC出货量大幅调降至仅成长4.3%,远低于此前预估的11.9%。
而联想的未来也充满变数,尽管在全球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但它仍被认为落后于其竞争对手。2008年第三季度联想的电脑发货量增长了8%,但与总体市场近两倍于此的增幅而言相形见绌。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联想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1年前的7.8%降到了7.3%。
分析师已降低了对该公司的预期。比如,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预计联想2008财年净利润将下降20%,这也将是2005年5月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来第一年出现下滑。
杨元庆认为,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加上自身的战略执行不够到位,导致业绩未达预期。而且金融危机刚刚开始,距离回暖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联想CEO阿梅里奥表示,联想集团今后将进行一系列架构调整,并快速发展新兴和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