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600839)1月17日公告显示,四川长虹的大股东长虹集团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将其持有的约2967万股四川长虹股份,以每股3.64元的价格,转让给IBM中国公司,成交金额约1.08亿元。
四川长虹昨日报收3.72元,涨3.62%.相对于4.75元的每股净资产来说,3.64元的收购价可谓是抄底价。正如四川长虹投资部部长杨军所说,目前面临全球金融危机,有实力的大公司正在全球抄底。而在产业投资领域,IBM一向是谋定而后动。因此,当老谋深算的IBM入股四川长虹,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的消息传出,自然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那么,IBM此举只是为了金融投资,还是埋下了无数背后“伏笔”呢?
据悉,IBM和四川长虹将在近两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相关细节。
出资1.08亿IBM进驻长虹
根据公告,交易完成后,IBM中国公司以1.56%的持股比例,成为四川长虹的第二大股东;长虹集团对四川长虹的持股比例将从30.64%减少至29.08%,其控股股东地位不变。
昨日四川长虹报收3.72元/股,涨幅达3.62%.而财务数据显示,四川长虹每股净资产为4.75元。也就是说,长虹的股价已经远远低于其净资产,IBM此次收购显然是笔划算的买卖。
昨日,就此问题记者致电IBM公司。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IBM公司确实买入了长虹的股票,现在IBM和四川长虹正在准备相关新闻发布会,预计发布会在这两天召开,相关细节问题在新闻发布会上会详细说明。”
看重长虹“平台”及“可能”
IBM在中国的产业投资并不是很频繁。此前影响较大的一笔投资,还是2007年6月份,IBM联手雷曼兄弟投资1.32亿港元购入金蝶国际约7.7%的股份。当时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陈良忠就对记者表示,IBM不是投资公司,对包括金蝶在内的中国公司的投资,都不会是简单的金融性投资,而是围绕IBM的核心业务、核心价值以及未来IBM发展前景作出的一个决定。
此次IBM选择长虹作为投资对象,显然也将在业务层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IBM是不会简单进行资本投资的,这不符合IBM的战略。”IBM华南公司一高管对记者表示。
据四川长虹资产运营部部长杨军透露,在长虹介入3C领域后,与IBM之间在产品、研发及服务领域的合作就多了起来,这次IBM投资长虹,表明长虹与IBM未来在业务层面应该会有进一步的合作,双方在增值服务、3C融合等方面有合作空间。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多名高官相继落马,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经成了一个敏感话题。“现在国外企业收购国内企业很敏感,IBM不可能进行很多次的收购。而长虹的平台上涉及众多产业链,IBM投资1亿多入股长虹换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在中国市场上轻松进入多个领域而省却审批的繁琐手续。显然,IBM投资的是一个平台和‘可能’,IBM是立意长远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家电业高管分析。
杨军也强调:“战略投资的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双方已进入到资本、业务更高层面的战略合作。”
记者观察
长虹缘何受跨国公司青睐?
2007年四川长虹曾宣布采用定向增发方式引入微软作为战略投资者,但是后来的方案未获通过,如今长虹终于成功引入IBM.从微软到IBM,长虹缘何如此受跨国资本青睐?
作为国产家电巨头长虹,长虹已经跌至净资产边缘。比如从08年中报看出,净利润16,474.25万元,同比下降29.72%,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880.20万元,同比下降90.61%.每股收益仅为0.01元。所以入股成本不高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更大的价值在于长虹这几年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悄然布局:在赵勇的谋划中,长虹沿着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商业模式三个方向发展,长虹要成为全球主要的3C融合信息产业产品和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从财报上也能看出长虹转型的轨迹,彩电的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从IT、手机、白电到PDP、LCD业务,长虹正向产业链的上游延伸谋求产业突围。
长虹还与台湾东元合资,上马空调压缩机,收购华意压缩,进入冰箱压缩机领域,通过“两屏两机”切入高附加值的上游关键元器件领域。
长虹的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以及等离子屏制造、OLED屏制造、空调压缩机制造、冰箱压缩机制造,这些重兵布局已经使长虹走上“垂直整合”平台化道路。
国泰证券分析师王稹称,目前情况还不明朗,各方观点也仅是猜测:“就像当年微软一样,虽然出了公告,但事情明晰还需要时间。”高凌云
本报记者 高凌云 实习生 傅琳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