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推出的首份盈利年报,(600703)2008年年报也于1月17日正式出炉。净赚5200万元无疑让去年重组后重获新生的天颐科技(现为ST三安)成功实现华丽的蜕变
三安光电借壳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或许让投资者倍感安慰。ST三安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利润6197.5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0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842.2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这与此前发布的预期实现净利润5200万元的业绩预期一致。
ST三安兑现盈利承诺摘帽在望
由于2008年6月,实施破产重整后的S*ST天颐向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非公开发现股份购买资产,主营业务变更为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以去年全年5200万元的盈利与此前的业绩没有可比性。ST三安2007年并未有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而高达3..49亿元的净利润实际为破产重整得利。
事实上,5205万元的净利润并非完全反映ST三安全年的真实盈利。因为2008年6月底,ST三安才真正完成资产重组。据年报,于6月底交割完毕的LED经营类资产实现利润5823.51万元。而ST三安上半年净利润为214万元,主要是通过受托管理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所拥有的LED类总资产约为8亿元的经营性资产获得托管收益383.89万元,其中托管费用按托管资产产生的净利润的15%收取。
如果算上LED经营类资产被购买前在上半年产生的4420.37万元的利润,3750.72万元的净利润,LED经营类资产实际应能为ST三安贡献近1.02亿元的利润。即使按LED经营类资产在3月12日至6月13日托管期间产生的净利润推算(3个月期间净利润的15%为383.89万元),该资产更是能产生1亿元的盈利。
如此,ST三安的控股股东福建省三安集团在重组时做出的业绩承诺并不难实现。年报显示,2008年度在资产交割日后月均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均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不低于800万元(若假设交割日为2008年1月1日,则全年净利润不低于9708.0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股东承诺2009年净利润不低于1.22亿元,2010年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但按2008年承诺的净利润9708.07万元算,ST三安今年净利润比2008年增长至少为25.77%,而2010年将比2009年实现至少23.14%的增长率。如未实现承诺业绩,大股东将用现金补足差额。
无疑,如此亮丽的年报将使ST三安迎来摘帽。此前,三安集团董事长助理阚宏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称,“年报出来后,若盈利,肯定会摘帽,我们预计明年一二月份会摘帽的。”
不过,年报亦显示,ST三安去年半成品1112万元,库存商品为5565万元,存货1.16亿元,占存货47.9%。应收账款为1.41亿,其中1年以内的应收款约为1.397亿,厦门市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前5名应收账款合计3516.17万元。
高管持股亦获利
由于2005年、2006年出现经营亏损,公司近三年来并无现金分红。由于2008年未分配利润为-1.67亿元,因而今年ST三安仍将无法实施分红。
而对于今明两年的业绩,阚宏柱也信心满满,声称“当初承诺2009年、2010年的净利润不低于1.22亿元和1.5亿元,业绩肯定没问题,生产这方面也会比预期好,当初重组天颐时候的承诺肯定会顺利完成。”
ST三安在年报中披露经济环境等因素变化对盈利预测的影响,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揭开的LED崭新应用持续发展加上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国际赛事的推波助澜和LED道路照明计划的实施以及今年各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家宣布背光源50%以上由LED取代,将对LED产业及本公司产生一定积极影响。而对于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带来的贷款利率下调,ST三安认为对减少其财务费用有一定积极影响。
或许,ST三安的高管人员去年在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也反映了该公司对美好业绩的憧憬。
年报显示,ST三安的高管人员合计持有18.8万股股票,其中公司副总经理郭志钢于2008年9月9日以9.15元购入10900股,董事、总经理林科闯及董事会秘书易声泽于2008年9月8日分别购入16.6万股、1.12万股,买入价格区间均为8.92元-9.00元。
ST三安股价自11月7日探至7.07元的低位后就一路高歌上扬至上周五最高价14.9元,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涨幅高达102%。
此外,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电科技)进入厦门市2008年第三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公示名单。在获得资格的有效期,将享受国家规定的15%所得税率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