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能够找到新的承包方,深圳机场所能收取的广告费用也将低于此前合同所商定的数额
理财周报记者 徐清/文
煮熟的鸭子也会飞。
(000089.SZ)最近发布公告称,承包公司室内广告业务的北京天骏广告公司(下简称“天骏广告”)因为“受金融海啸冲击,全球经济环境形势严峻”所迫,希望能和公司解除广告合约。由此,深圳机场原本预计的户内广告收入可能会产生4.2亿元的损失。
“广告合同解约的威胁对我们2008年和2009年年度的业绩没有影响,2010年和2011年的影响比较大。”深圳机场董秘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实际上,这笔资金对于深圳机场来说绝对是个大数目:这家公司在2007年全年的净利润也只有4.75亿元,按照其所预计的2008年业绩同比下降30%至50%计算,天骏广告毁约所带来的损失更是惊人。
这件事未来可能会有三种结局:双方重新达成一致,第三者接手以及对簿公堂。只不过,无论是哪一种结局都会指向同一个结果,那就是深圳机场的户外广告收入将明显缩水,想实现到此前的收入几无可能。
合同生变
2008年4月和6月,深圳机场分别与雅士维、天骏广告公司签署户外和室内广告业务外包协议。天骏广告拿下了深圳机场的室内广告,在合同期内向深圳机场广告有限公司支付的广告费总额为4.95亿元,履约期限自2008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2008年-2011年,天骏广告每年将给深圳机场支付0.3亿元、0.5亿元、1.5亿元、2.7亿元的室内广告费。按合同履行后,深圳机场2008年、2009年、2010年及2011年的户内广告收入将分别较上年增长30%、50%、90%及60%。
“合同解约对我们2008年和2009年年度的业绩没有影响,2010年和2011年影响比较大。”深圳机场董秘办的工作人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根据合同,天骏广告应于合同签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支付2008年的年度广告费;从2009年起,应于每年一月份的前10个工作日内支付当年度的全部广告费。因此,2009年公司室内广告仍能完成合同目标。只是,合同的大头在2010年和2011年,这部分收入的失去将明显拖低深圳机场的业绩。
意在降价?
这次事件的另外一个主角天骏广告也是关键问题。根据资料,天骏广告拥有首都机场2号和3号航站楼、候机楼、深圳地铁、深圳火车站等公众设施内的广告资源。2008年,天骏公司以5亿元的价格竞得深圳机场室内广告业务经营权,其竞标价格足足超出第二名约2亿元。
在业内,除了2008年年初,天骏获得8300万美元的融资,也是国内户外广告业内最大规模的一笔私募融资而广为人知以外,外界对天骏知之甚少。
“天骏能拿到国内最大的一笔融资,其实力由此可见一斑。”业内人士表示,“广告业务要依附实体经济,经济不景气广告预算首先面临着削减,广告行业2008年的情况不乐观,要结合公司的情况具体分析。不过,2008年金融海啸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户外广告,天骏广告是受冲击比较大的公司之一。”
而国信证券研究员黄金香此前也曾表示,由于天骏公司目前拥有了多个机场、火车站等地段的广告经营权,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并且获得了数额较大的风险投资,因此具有一定的经营实力。如果按照原来合同执行,天骏公司将承受较大的损失,因此不排除北京天骏以解除合同为借口来要求深圳机场降低支付金额。不管是哪种情况发生,深圳机场的室内广告业务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原来公布的室内广告收入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