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健、巫燕玲
“有点意外,二年前一场突然扬起的迷漫尘土,似乎就这样落定。”说这话的是杨青丽——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
让杨青丽意外的事情是:1月12日,深圳发展银行(000001.SZ)公告显示,2008年四季度进行特别大额拨备,在此影响下,预计2008年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约77%。
而就在两年前的2007年3月,当时深发展公告2006年净利润增长319%,彼时还是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员的杨青丽,直指深发展“非正常高增长”是因为减少计提拨备所致。
而时隔两年,深发展却进行如此“激进”的一次性特别大额拨备。事出何因?
特别拨备背后
由于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水平较高,深发展的拨备覆盖率在银行中一直处于低位。2008年三季末,深发展的拨备覆盖率为54.59%。但经过此次大额拨备后,深发展的拨备覆盖率就可提升至105%左右,略超监管标准。
对于此次“特别大额”的拨备,深发展的解释是因为“监管机构四季度在当前国内外金融和经济形势下对中小银行的要求”。
此前有传言称,2008年年末,监管机构指导各家商业银行应提高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是为了预防不良资产的发生而准备的金额的比例),为2009年的业务发展做好准备,并表示所谓良好拨备覆盖率水平,国有大银行应达到130%左右,股份制小银行达到150%左右。深发展的此次拨备部分印证了传言。
此外,深发展还进行了94亿元呆账核销,核销了全部损失类和可疑类的不良贷款,以及很大一部分的次级类贷款。核销后深发展的不良贷款降至19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降至0.67%,为所有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
事实上,即便深发展此次拨备后,离监管层要求的150%的拨备覆盖率尚有一段距离。“预计深发展在2009年还将继续加大拨备力度,但由于深发展已经把不良贷款降至19亿元左右,未来拨备覆盖率提升到150%以上较为容易。”参加了深发展业绩预告会的国海证券分析师冯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