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 杨
本报讯 2008年第一份年度报告今日亮丽登场,2008年末完成军工资产整体上市的(600435)顺利实现业务转型并扭亏为盈,每股收益达0.75元。在2008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容乐观的环境下,中兵光电的优良业绩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好消息。从股东持股情况看,因持股超标而受投资者关注的“金顺法”系列账户的持股数没有变化。
整体上市助推业务转型 军品主业实现高速成长
根据年报,中兵光电200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达11.5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7亿元,一举扭转2007年报净利润亏损3813万元的局面,也超过此前大股东华北光学对注入资产后实现2008年净利润1.61亿元的承诺。
从年报不难发现,军民两用产品业务已成为中兵光电净利润大幅提升最主要的贡献者。2008年,军民两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高达76.96%,并且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而2007年电脑刺绣机业务实现的营业收入还占公司总营业收入87.77%,这充分显示公司通过2008年发行7872万股股份购买大股东军品资产,已成功实现由原来的电脑刺绣机生产企业向“信息化与精确打击”高科技军工企业的战略转型。
作为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军品上市企业,中兵光电表示,业务转型后公司的产业布局将包括军品系列、军转民技术产品、电脑刺绣机产品和能源产品。
中兵光电将发挥新注入业务之长期从事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的优势,利用在激光制导、稳定跟踪、精确打击等方面拥有国际领先核心技术的优势,大力发展军品二、三、四级配套产品及军民两用技术产品,主要包括远程控制技术产品、稳定技术产品、火控技术产品、惯导与光电控制技术产品、智能机器人技术产品、场景观测平台技术产品等六大系列产品。同时,还将把握行业周期特征,进一步提高包括电脑刺绣机和能源产品在内的民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拟10转增10 高送转回馈投资者
中兵光电在年报中还发布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将以现有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0股,共计转增2.2272亿股,占资本公积金余额的46%,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将达到4.4544亿股。
据分析,高送转上市公司往往是具有高成长与高回报的企业,从中兵光电目前的资产质地和盈利能力来看,都已显示出快速的成长态势。10转增10的高比例送转,显示了公司对未来持续成长的信心和对投资者利益的充分考虑,也拉开了今年上市公司对投资者高分红送转的序幕。
增发投入技术改造 做强做大军品主业
为继续巩固和加强军品业务地位,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兵光电同时推出了定向增发预案。
根据方案,中兵光电将向不超过十名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275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百分之九十,全部以现金方式认购,实际募集资金量不超过拟投资项目资金需求量8.02亿元。募集资金将依照轻重缓急的顺序依次投资于智能机器人技术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场景观测平台产品批生产建设项目、远程控制技术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光电探测转塔产品技术改造项目等4个项目。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我国尚处于军费开支快速增长期,核心军品采购不会受短期宏观经济回落影响,未来在此过程中,传统兵器及装备产业的采购占比将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将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高科技兵器及装备,因此,军工业务占比较大的技术型公司和具备商业应用潜质拥有高端军民两用技术的公司未来更被看好。
中兵光电的业务主要是军品配套产品及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特别军品业务主要都属于信息化和精确打击领域,这些高科技的核心业务和产品将长期确保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现有军品及军民两用生产项目技术改造和批生产建设,募投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上述领域的持续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加速公司打造“信息化与精确打击”的兵器龙头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