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记者 陈昊旻)日前有消息称,国航母公司已开始着手布局二线城市,而其第一步棋便是协议收购立足武汉的民营航空公司东星航空。而陷入类似困境的并非东星航空一家,整个民营航空业目前集体遭遇“寒流”。
中航集团布局二线城市
“以前我们比较重视一线城市,较少在一些边际利润比较低的二线城市开展业务,现在大环境不好,不得不在这些地方和兄弟公司展开竞争。”中航集团总经理孔栋表示,为解航空业寒流之困,2009年集团将把在二线城市布局设点作为战略重点。
资料显示,东星航空是华中地区首家民营航空公司,总部即在武汉,公司由民营公司中国东星集团有限公司全额投资,注册资金3.06亿元人民币。公司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基地,已开通深圳、广州、上海、海口、杭州、桂林、重庆、西安、沈阳、天津、青岛、大连、常德、三亚等16条航线。中航集团十分重视东星航空拥有的市场、客户、航线等重要资源。但公司目前饱受资金之困,杭州萧山机场、深圳机场都因欠费问题对公司进行了制裁。
民营航空融资难
而陷入类似困境的并非东星航空一家,据了解,基地位于天津的奥凯航空客运停航,货运失掉最大订单联邦快递;鹰联航空因长期拖欠机场费,已遭四川机场封杀服务;仅基地位于上海的春秋航空在2008年仍勉强盈利约2000万元,但较之2007年的7000余万元盈利也已锐减约5000万元。奥凯航空总裁刘捷音表示,相比国营航空公司东航、国航数十亿的国家注资,民营航空公司融资、上市、私募路路不通。他表示,几亿的资金缺口就足以卡死民营航空持续经营之路。
而目前,据中航高层透露,中航集团已与东星航空签订转让意向书,初步打算收购100%股权,但是否设立武汉分公司仍未确定。而该项收购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布局二线城市,抵御行业寒冬;二是看中东星航空现有的各种资源。
据中航高层称,东星航空拥有的地方协调能力、社会关系、人力资源都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这些是东星航空当初花了很大力气建立起来的,中航直接拿过来用,比从零开始设立分公司代价小很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