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俊)昨日,上海汽车(600104)控股公司双龙汽车表示由于公司已经进入“回生程序”,旗下所有工厂都将暂停生产。此外,在得知双龙资产暂时被法院冻结,已经有供应商暂停供货。据韩国媒体报道,双龙工会甚至表示要以“技术泄露”为名向上汽索赔。
影响上汽研发扩张项目
要让双龙“起死回生”,外界普遍预料需要6000亿韩元,或约4.5亿美元,这笔费用将用于支付营业费用、工资、研发投资和偿还要在今年4月就得支付的1500亿韩元债务。
野村证券汽车研究员侯延琨认为,双龙事件对上汽研发项目会有所影响。首先,上汽曾经希望在2010年计划在中国引入双龙SUV车型,而且可能打的是荣威品牌。但是一旦法院接管企业,有关专利将无法使用,也无法从韩国进口关键部件。此外,事件也影响上汽海外扩张计划。
侯延琨预计,最坏的一种假设是上汽注销在双龙的全部投资,那么2008年上汽EPS将原预计的0.4元减至0.17元。他对上汽处理双龙的手法表示赞同,但是认为上海通用的营运仍然值得关注,因此维持上汽“减持”评级,目标价4.20元。
国信证券赵雪桂表示,上汽持有双龙51.33%股权耗资36亿元人民币,而目前相应权益资产为18.51亿元,这意味着对双龙的投资已经亏损了一半,如果双龙最终被清算破产,上汽亏损折合0.28元EPS。
避免破产机会仍存在
不过,赵雪桂还是维持上海汽车“中性”投资评级,认为双龙公司破产的几率不大。她指出,双龙汽车截至2008年三季度的净资产远未达到资不抵债的程度,目前只是流动性出了问题,是对韩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的反映,在政府、股东和债权人协调下最后清算破产可能性不大。
韩国当地产业银行也评估,双龙的资产有约2万亿韩元,仍然大幅超过约8000亿韩元的负债。赵雪桂认为,即便双龙汽车能经历“企业回生程序”而不破产,但对上汽来说还是会像一味“慢性毒药”一样腐蚀其肌体。上海汽车昨日收盘报6元,全日涨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