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涂露芳)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令东航航油套保浮亏急剧扩大。昨天,东航公告称,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东航套期保值合约的公允价值损失约为人民币62亿元,而12月当期合约发生的实际现金交割损失约为1415万美元。
东航方面解释,航油套期保值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锁定公司的航油成本,套期保值期权合约采用的主要结构是上方买入看涨期权价差,同时下方卖出看跌期权。在市场普遍看涨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结构可利用卖出看跌期权来对冲昂贵的买入看涨期权费,同时也要承担市场航油价格下跌到看跌期权锁定下限以下时的赔付风险。
作为航油的实际使用者,在航油价格下跌到超出锁定下限时,航空公司在承担支付赔付义务的同时将受惠于航油现货采购成本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冲抵公司赔付损失,最终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但期货业界人士认为,东航的套保行为过于追求套利,低估了油价下跌时的赔付风险,巨额套保浮亏也将严重影响到2008年甚至2009年的经营业绩。
东航昨天的公告预警,2008年业绩将出现大幅亏损。记者了解到,2007年东航净利润5.86亿元,2008年前三季度亏损约22.92亿元。由于62亿元套保浮亏将计入2008年财务报表,东航去年全年亏损可能超过100亿元。东航董秘罗祝平表示,航油套保的实际赔付目前尚未对公司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国家注资的70亿元按正常程序要到三四月份才能真正到账。
去年,三大航中只有南航下半年停止了套保业务,从而取得航油套保全年净赚628万美元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