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雷李平
更名和新增主业并不能改变ST联油(000691.SZ)困境。
2008年12月18日,海南证监局的一纸整改令直接将ST联油逼向了退市的悬崖。
此前,同年7月4日,奄奄一息的海南寰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海南联合油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联油;000691.SZ),新增棕榈油贸易业务,公司主业转型以为迈出关键性一步。
退市几成定局
在整改令中,海南证监局认为,ST联油曾在2007年6月27日将所持汉鼎光电(内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鼎光电)33.92%的股权以人民币38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和谐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和谐源),但该股权至今未过户到北京和谐源名下,因此,北京和谐源给付的3800万元转让款不应确认为2007年的投资收益。证监局要求ST联油在2008年12月25日前对其2007年报做出更正。
2008年12月25日,ST联油公告称,由于当时汉鼎光电全部资产已被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查封,处于全面停产状态,包括高层管理的所有人员全部离职,都不在中国大陆,公司亦未办理2005 年度的工商年检,且至今情况依旧,上述股权无法完成过户手续,公司未能如期完成整改工作,按照规定,将于2008年12月26日停牌。
ST联油退市风险陡然增大。
公司公告称,自2008年12月26日至2009年2月25日的停牌期间内,ST联油若能完成整改且通过证监局验收即可复牌,否则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并恢复交易。
如在此后两个月,从2009年2月26日至2009年4月26日仍未完成整改,ST联油将被暂停上市;到2009年6月26日依旧未完成整改或虽完成整改但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恢复上市申请,也将被终止上市。
2009年1月7日晚间,ST联油再次公告称,“拟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裁定过户,目前正在准备相关手续文件”。
同月9日,记者致电ST联油公司,一位在办公室的女士表示,证券事务代表和董秘都在外地出差,12日才能回来,而公司高层也都在证监局学习,她“只是临时抽调过来接听电话。”至于整改,公司仍未完成。
实际上,即便如期整改过关,ST联油还是有50%概率被退市警示。原因在于,如果按照海南证监局要求更正其2007年年报,则直接导致ST联油07年度经营业绩出现亏损,加星实属必然;若相关股权能在时限内完成过户,ST联油可暂免警示。
ST联油2007年报显示,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主营业务利润-730.44万元,投资收益4026.62万元,净利润为2434.5万元。相比2006年全年-8411.99万元的净利润,2007年ST联油表现不错。
然而,如果扣除“汉鼎光电股权出售收回投资收益的3800万元”,ST联油2007年实际亏损1365.5万元。可见,此次恰到好处的股权转让助其躲过一劫。
主业回天无力
需要强调的是,以股权过户完成整改也不能改变ST联油2008年再次亏损的结局,更掩盖不了其子公司停产、主业停顿的末路景象。
2008年6月16日,ST寰岛(ST联油曾用名)银行账户被冻结;6月18日,其控股子公司天津市绿源生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绿源,ST联油持股51%)八个银行帐户被封;10月7日,因银行帐户被冻结、面临司法诉讼,大部分机器设备被多家法院查封,天津绿源正式停产。
作为ST联油目前唯一的主营业务,天津绿源的停产直接导致了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停顿。截至三季度末,ST联油主营业务收入为6959.92万元,这一数字同时出现在其半年报中。亏损额度则迅速放大,净利润由上半年的-576.46万元上升到-920.62万元。
鉴于上述原因,又因新增的棕榈油贸易业务相关税务审批手续较为缓慢,且受国际棕榈油市场持续低靡、棕榈油价格一路下滑等因素影响,未能顺利推进,尚不能给公司带来收益,10月25日,ST联油发布业绩预告,2008年将继续亏损。
被迫整改、主业停产、新业务停滞、账户被封、涉多起诉讼,重组了三年的ST联油似乎失去了存活的条件。
而事实上,也正是始于2006年的重组为ST联油今日之境地,埋下了导火索。
2006年7月,ST寰岛潜在二股东北京大市投资有限公司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大市投资的战略合作方中国网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其持有的汉鼎光电33.92%的股权与ST寰岛的2.08亿元资产及负债进行等额置换。但公司随后发现,汉鼎光电主要资产及经营存在严重问题,后续经营能力陷入危机。
经查实:截至2006年底,汉鼎光电有合计约4.54亿元的多笔应收账款逾期而难以收回,对外担保高达3.9亿元,并涉及16项总计1.8亿元的诉讼,其6个银行账号因此被冻结;此外,在资产置换交割时置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经初步核算,差额约为1.34亿元。
其后,虽有北京万恒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诺代中国网络偿还差价,但ST寰岛对该股权投资6208.02万元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计入2006年损益。汉鼎光电一役,ST寰岛损失惨重。
汉鼎光电只是ST寰岛的第二次痛,更深的隐患早在2001年就已留存。
2001年3月,现任第二大股东天津燕宇置业有限公司以承债方式入主寰岛实业,用所属天津绿源的资产冲抵原大股东寰岛集团近4亿元的应付款。然而不到一年,该资产就因出资不实,计提损失近1.2亿元,致使公司巨亏。2004年天津绿源又亏损3812万元,寰岛实业从此元气大伤,沦为“ST”一族。
时至今日,天津绿源终因连年亏损、问题重重而停产,ST寰岛则走向了“一年亏、二年微利、三年续亏、四年再微利、五年又预亏”的艰难保壳历程。
这还不是全部,从ST联油的公告,记者还注意到,该公司的管理层内讧严重。
2008年12月12日,ST联油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在审议《关于拟签订<债务转让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时,董事董志强投反对票,认为该债务转让事宜不存在;董事陈勇投反对票,认为经营班子应明确说明资金及相关程序。在审议《关于解除<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时,董事陈勇投弃权票,认为应将交易期间的实际经营情况、交易发生的实际状况给予说明,以了解经营班子的实际情况。会议同时审议了《关于陈勇先生辞去董事长职务的议案》,但三议案均未通过。
董事会内部意见严重对立,董事长不了解经营班子实际情况,在此背景下,就算新主业可以顺利展开,被寄以重托的棕榈油贸易业务恐怕也难起到“救命”的作用。
据前述ST联油办公室人士透露,公司现在的董事长已经不是陈勇,日常负责人是名为“张伟”的经理。不过,ST联油没有公告这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