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砚丹 方俊
去年8月12日,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龄宝”)IPO申请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拟发行2000万股,募集资金投向为年产1万吨低聚果糖和年产3万吨高纯度水溶性膳食纤维两个项目,总投资合计2.72亿元。
然而,就在IPO申请通过一个月,就爆发了“三聚氰胺”事件,保龄宝下游客户是国内大型乳制品企业,其经营状况是否受到影响值得关注。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该公司所在地山东禹城展开调查,员工反映,公司两个车间在去年下半年曾经停产两个月,公司的产销量较往年全面下降。记者多方调查后还发现,公司经营中存在大客户集中、存货高企、海外业务可能受影响等三大隐患。
【现场调查】
车间主管:两车间停产近两月
保龄宝主要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和果葡糖浆等淀粉糖类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饮料、保健品等行业中。然而去年下半年国内爆发了“三聚氰胺”事件,使得国内乳制品行业产量急剧下降。面对下游企业经营下滑,作为过会公司,保龄宝经营状况值得关注。由于公司业绩披露仅截至2008年一季度,我们无法从公开资料得知“三聚氰胺”事件对公司影响,因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特地在新年后专程赶往公司所在地山东禹城进行调查。
员工:下半年公司车辆进出减少
保龄宝公司位于禹城高新开发区东外环路1号,离禹城市区5公里左右。
在去公司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表示,保龄宝在禹城是规模较大的一家企业,他的一位亲戚就在保龄宝公司上班,“但是今年由于‘毒奶粉’和金融危机,下半年他们产销量明显下降了,有车间还停产了两个月。”
到达保龄宝公司西大门以后,记者看到,产区的左边是一幢办公大楼,右边是员工之家(员工宿舍)和餐厅。不过奇怪的是虽然该门是公司的正门,但是大门仅仅开了一个小口供行人进出,而记者在大门观察了近一小时竟然没有一辆车辆进出公司,进入公司的行人也是屈指可数,厂区呈现出一片冷清景象。
在公司的北大门 (也称公司物流门),一位公司人员向记者表示,由于今年下半年经济不好,下半年公司的车辆进出数量明显下降了。
此时记者看到一辆卡车正准备从公司物流门出去,于是上前与司机攀谈。这位司机告诉记者,他经常给公司运送活性炭 (公司生产中的一种主要辅助材料)。“保龄宝今年下半年的确是有车间停产了两个月,我们公司曾经停止送货一段时间。比起上半年,我们去年下半年给保龄宝的送货量大概减少了三成左右。”
“供应给可口可乐的产品下降明显”
进入公司以后,记者遇上了一位在公司工作了多年的车间主管。他介绍说,目前公司有6个生产车间,一般一个车间都是对应一个大客户,主要为大客户定制所需产品。不过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主要供应蒙牛、伊利等奶制品企业的车间中,至少有两个车间被迫停产了近两个月,公司遭受的损失很大。
“下半年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公司各种产品的产销量全面下降。除了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较大的低聚糖以外,其他如供应给可口可乐公司的果葡糖浆也下降非常明显,估计下降幅度可能有四成。而且以前年底前都是公司最忙的时候,很多客户都在要货,但是今年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忙了。”
此外,这位主管还向记者抱怨,公司基本上没有一次是按时发放工资的。“例如去年10月的基本工资到10月28号才发放,而7、8、9三个月的绩效工资到12月才发,尽管后来都补上了,但是总给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并且由于下半年业绩不理想,公司将绩效系数下调为0.6,也就是说假如绩效工资是1000元的话只能领到600块了。”
此外,记者在山东期间还去拜访了保龄宝的一家供货商。在记者保证不透露姓名的前提下,他表示,公司有车间的确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时停产了近两个月,导致他们的供货量减少很多。
董秘:是维修,没停产
在禹城调查期间,尽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努力,但还是没有能够当面见到公司董秘高逢勇先生 (以下简称“高”),只得通过电话对其进行了采访。
记者:听说你们公司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有两个车间停产了近两个月?
高:没有,我们公司没有停产。
记者:公司一个供应商跟我说你们停产了近两个月,我昨天去你们位于东外环路的公司了,公司两位员工也说停产。他们表示,公司一般一个车间对应一个大客户,“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后,对应于大客户蒙牛、伊利等车间就停产了,还有一个卡车司机也说你们停产。 我当时就想和你确认一下,不过你电话一直没有人接。
高:哦,我昨天不在。期间我们是有维修以及调整产品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停产,我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记者:公司员工反映你们年底不像往年那样忙了,是不是因为公司今年销量出现下降?
高:实际上我们产量也没有下降,主要是交货期变更了,不像以前那么集中。
记者:公司员工反映,除了“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低聚糖销量下降以外,公司主要供给可口可乐的国葡糖浆销量也下降了。
高:今年宏观经济不好,各行业都会受到影响,但公司受到的影响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