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未临 发自厦门
一面是停产、被供货商追债、可能退市等利空消息,一面是股价坚挺,昨日更是开盘不久即封住涨停。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057,SH,交易简称*,下称夏新)的命运,越发显得扑朔迷离。
虽然多名夏新经销商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资不抵债、库存庞大的夏新“现在没人愿意接盘”,但由于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过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退市的先例,所以绝大多数投资者仍然相信,夏新将保壳重组。
【重组迷雾·神秘股东】
厦门电子器材公司
昨日,有消息称“夏新已悄然准备启动破产重整程序”,清算资产后再引进新的投资方进入。
对此,一位消息人士认为,今年以来,厦门市有关方面“为夏新做了很多努力,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已经考虑过放弃的时候,夏新也许还要靠厦门市”。
对此,厦门市经济发展局经济运行处一位负责人,称“对夏新情况了若指掌,但当前决不能透露半分。(厦门市)政府又不是夏新的股东,而重不重组是企业行为”。
最近几天一直守候在海沧夏新电子城内讨债的夏新经销商和供货商们,则普遍认为,“超过27亿元的债务和近13亿元的库存,没有公司愿意接手。”
查看夏新历年年报可以发现,在该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公开信息很少的厦门市电子器材公司显得十分神秘。上述消息人士认为,“厦门市电子器材公司及其背后的国资近期如何运作,很有可能将成为决定夏新命运的关键。”
根据工商档案,厦门市电子器材公司的经营地址是厦门市升平路26~28号,但昨天下午记者到达该地点后,只看到一家经营装饰品的商店,店内也无人知晓厦门市电子器材公司在哪里。
随后,根据一份(600686,SH)于去年7月30日发布的股份大宗交易的提示性公告中的信息 (厦门市电子器材公司当时持有金龙汽车7.68%的股份),记者又来到了厦门市电子器材公司的“通讯地址”所在地——厦门市湖滨北路118号振兴大厦,经过一番寻访,仍然没有找到该公司的踪迹。
工商档案显示,厦门市电子器材公司当前的注册资金为92万元,而在其1989年开业之初,实有资金总额为54.44万元,来源为“国拨更新改造基金”、“国拨生产发展基金”和“华夏集团投入”。
再追溯厦门经济特区华夏集团(下称厦门华夏)这个投资人股东,其注册资金5000万元,在设立之初实有资金为5409万元,三项来源均为财政拨款。该公司下属三个分支机构,除厦门市电子器材公司以外,还有华夏集团电子仪器厂和东方发展公司两个企业,其中华夏集团电子仪器厂也是夏新的股东。
那么厦门华夏是否就是将出面拯救夏新的实体?对此,夏新董秘吕东予以否认,因为据他了解,厦门华夏“早已被撤并”。
【重组迷雾·股东博弈】
中国电子VS厦门国资
根据夏新2007年年报,厦门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厦门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厦门机电)在夏新董事会占有两个席位。去年下半年,厦门市曾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下称中国电子)协商,通过厦门机电对夏新出资5亿元。
但是在夏新财报披露的流通股大股东名单里,却找不到厦门机电的身影,究竟厦门机电和夏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厦门机电的动向会否对夏新的重组起到关键作用?对此,厦门机电的回答是公司“只间接持有夏新少量股份”,“不参与经营决策”。
据报道,上述涉及厦门机电的厦门市有关部门和中国电子共同对夏新出资的方案,原本是中国电子出资7亿元,厦门市通过厦门机电集团出资5亿元。但据悉,厦门机电的出资尚未到位。
对此,厦门机电透露,当时5亿元的出资,是准备通过夏新对厦门机电定向增发的形式来实现的,“但后来证监会没有批,所以就没有做”。而上述消息人士则称,这一方案告吹的原因,“其实是厦门市有关部门和中国电子的意见达不成统一”。
厦门市有关部门和中国电子就夏新的博弈,还体现在夏新的人事布局上。目前,夏新的党委书记苏端、董事长朱以明、总裁卢振宇均是中国电子的高管“空降”而来。而在去年以前,还有原党委书记李晓忠这样的从夏新或厦门本地公司内部成长起来的高管。据报道,在更换以李晓忠为首的前任管理层时,厦门市有关部门曾对中国电子“表示非常不满”。
对此,厦门市经发局负责企业人事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没有正面回应。而据在去年10月10日曾出席夏新电子党组织及党组织负责人调整宣布大会的厦门市经发局官员透露,此次夏新的人事变动“完全是中国电子决定的。厦门市有关部门只是按照属地管理规定批准了中国电子做出的夏新人事变动决定。”
【重组迷雾·关键公司】
厦门机电
自称与夏新“做了10年生意”的供货商朱乐(化名)和多名目前仍在职的夏新内部员工透露,去年11月,夏新上市公司股东曾提出申请破产的方案,但最终没有获批,“在这个特殊时期,让夏新这样一个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破产是很难被通过的”。
上述消息人士认为,夏新背后站着厦门机电这个“隐性”股东,厦华的出资人也是厦门电子器材公司和已撤并的厦门华夏,所以厦门机电未来的动作 “很有可能将成为关键,就算最后并非直接出手,也将在厦门市有关部门和中国电子的谈判中起到重要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厦门机电前身是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于2006年5月由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分设而成,是厦门市直管的十家大型国有集团之一。集团旗下有商用运输设备(工程机械、客车、专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配套)、贸易、地产和投资等四大事业领域,有包括(600815,SH)、金龙汽车(600686,SH)等上市公司在内的全资、控、参股企业30多家,总资产100亿元,净资产30亿元。
一位接近夏新管理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厦门市正在考虑将夏新和厦华整合重组”。而就在此前一天,厦华(600870,SH)发布了自去年年底以来的第二次暂停上市风险提示公告。此前,有关夏新重组的消息,除了“中移动借壳”、“华为注资”等版本外,主流的版本是夏新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出面接手。
对于上述猜测,夏新董秘吕东在昨天给予《每日经济新闻》的电邮回复中没有正面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