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郑 昱
本报讯 受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建设影响,南京港(002040)栖霞锚地1、2、3号锚位将停止使用,4、5号将进行锚位调整。经南京市政府批准,长江四桥协调指挥部同意就此事项给予资金补偿1.2亿,双方于2008年12月30日正式签订协议。而南京港也于今日开市时复牌。
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市拟开建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公告显示,该项目对于完善国道主干线和南京市高速公路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经协商,南京港支持长江四桥建设,协议签订后7日内,长江四桥指挥部支付8000万元,南京港收到第一笔支付款后立即停止使用栖霞锚地1、2、3号锚位并移除相关设施。栖霞锚地4、5号锚位调整完毕,长江四桥指挥部支付剩余4000万元。
南京港表示,1、2、3号锚位停止使用,4、5号锚位调整后,海进江原油年通过能力将有较大幅度下降,由原来的1800万吨下降为720万吨。因此将制约公司海进江原油中转业务的市场拓展,并限制进行其它江中过驳作业品种的市场开发。不过,南京港表示,协议事项对业绩不产生影响,将规定对此进行会计处理。公司在收到搬迁补偿款后,作为专项应付款核算,核销锚地调整过程发生的费用(预估为500万元左右)及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后调增资本公积。
公告显示,由于南京港海进江原油中转市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量的波动幅度较大。近期海进江原油中转量相对下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不会受到较大影响。不过,当海进江原油年中转量超出锚地通过能力或海轮到港不均衡时,将对南京港生产组织产生较大影响。南京港表示,将通过调整作业计划、优化生产组织等综合措施减少海进江原油通过能力下降对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
据悉,南京港主要生产场所包括仪征、栖霞两个作业区。其中,仪征作业区以码头装卸作业为主,目前有生产性码头12座,最大靠泊等级为8万吨级,拥有各类储罐,总罐容近40万立方米,主要从事液体化工、成品油及其它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栖霞作业区主要生产区域为栖霞锚地,以原油江中过驳中转作业为主,目前拥有5个锚位,主要功能为海进江原油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