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邓美玲 因“澳元门”拖累,17位董事正在接受香港证监会调查,其中包括董事会主席荣智健本人及其长子荣明杰。业内普遍认为,此次的调查和之前中信泰富炒外汇巨亏一事有关。
但是尽管非议众多,中信泰富的股价却强烈地飙升。从去年12月31日至1月5日,股价累计涨幅已达30.5%。
17名高层被调查
事实上,证监会早于2008年10月22日公布表示已对中信泰富的事务展开正式调查。此次接受香港证监会调查的17人全部为中信泰富高层,其中包括,荣智健、范鸿龄、李松兴、荣明杰、莫伟龙、李士林、刘基辅、罗铭韬、王安德、郭文亮、张伟立、德马雷、常振明、何厚浠、韩武敦、陆钟汉及何厚锵。但对于为何被查、被查事件对公司可能带来的影响,中信泰富的公告中均未涉及。
但是目前业内普遍地认为,此次荣智健等人接受调查应该和之前中信泰富炒外汇巨亏一事有关。10月21日,荣智健公开表示,由于中信泰富的财务董事越权与香港数家著名的银行签订了金额巨大的澳元杠杆式远期合约导致已经产生8亿港元的损失,如果以当时的汇率市价估计,这次外汇杠杆交易可能带来高达147亿港元的损失。
这起事件曝光后,投资者对于中信泰富的质疑越来越多,甚至开始认为中信泰富可能有违反上市条例、延迟公布重大事件,进而利用该信息进行市场操作等相关嫌疑。但是中信泰富方面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对外公布了炒汇巨亏后,中信集团母公司认购了中信泰富15亿美元可换股债券外,此外中信泰富亦向母公司转让大部分的澳元累计期权合约;此举令该股股价在获母公司注资后累计上涨逾80%。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先生表示:“相信中信集团与中信泰富的上述协议安排有助于恢复市场对中信泰富的信心。中信泰富是一家优秀企业,拥有优质的资产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中信集团会一如既往支持中信泰富,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增资的到位可使中信泰富跨步向前继续努力开发其业务。”
而荣智健本人也因这起事件倍受争议。事后,他曾经这样为自己辩解“从上世纪90年代中信泰富做实业投资以来,并未做过投机业务。”10月下旬有消息称,他将从中信去职。直到此次正式发布公告通报调查,中信泰富此前未在人事方面做任何实质性回应。据有关媒体报道,中信集团感叹当初在处理时不够果断,未要求中信泰富管理层即刻辞职,导致目前被动。分析师们认为,此次荣智健等17人被查的消息对中信泰富的影响可能只存在于影响投资者信心方面,对公司实体运营状况影响并不会太大。但由于此事可能引发中信泰富高管出现异动,所以未来仍有再次发生不确定性事件的可能。
股价逆市上涨
1月5日,中信泰富股价持续上周五的涨势,最终收至港币10.94元,涨幅达7.25%,而昨天恒生指数的涨幅为3.46%。中信泰富由去年12月31日至1月5日,股价累计涨幅已达30.5%。
分析师们认为,中信泰富的股价如此强烈上涨可能是受到了投机资金的推动。他们认为,现在的中信泰富的情况并不是很稳定,如果证监会的调查得出稍负面的结论,中信泰富将受到更强烈的套现压力。
敦沛的Jackson Wong分析称中信泰富股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轮动买盘的支持,因其估值低(相当于2009年预测市盈率7.5倍),预计中信泰富近期的阻力在12港元附近,而支撑位则在9-10港元附近。他说,目前该股的低估值给投资者创造了买进的机会,但如果香港证监会的调查结果传出负面消息的话,该股获利回吐的压力也将较大。
高盛日前仍然将中信泰富目标价从12.50港元下调至8.30港元,主要是其可换股债券潜在存在稀释效应,剩余的外汇合约令中信泰富利润仍然面临下降风险。
相关专题:
中信泰富荣智健:大意失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