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杨羚强实习生 成蕾 发自上海
“我的公司现在在恒隆广场办公了。”元旦期间,上海一家个人公司老板老余(化名)向亲朋好友炫耀了他名片上的新地址。
熟悉老余的人都知道他的实力并不强,公司每年的销售收入只有二三十万元。他怎么有实力在租金达到10元/平方米·天以上的恒隆广场租房办公?
老余道出了其中的 “奥秘”。他仅仅花了400元月租,就在恒隆广场的一个“虚拟办公室”租了地址。
虚拟办公室进入高档写字楼
老余租的“虚拟办公室”,位于恒隆广场一期的63楼,是一家“专业服务式办公楼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昨天,这家商务中心的销售员车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介绍了公司提供的服务。每月400元,可以使用商务中心的地址作为对外的联络地址;600元,可以向商务中心申请双语前台和专门的电话,一旦有客户按名片上的电话打来给你,商务中心会自动转接电话到你的手机;2000元,除了可以享受到前述服务,还可以在恒隆广场使用10小时的办公室和3小时能容纳10多人开会的会议室。
记者在恒隆广场一期63楼看到了车先生所描绘的商务中心,虽然办公面积占据了63楼将近一整层,但上述可使用10小时的办公室,却仅仅只有10多平方米。在这个商务中心,这样的办公室有数百间,全部用玻璃板隔开。车先生表示,客户并不在这里上班,或者只是偶尔在这个“办公室”上班。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说,“虚拟办公室”进驻恒隆广场这样的上海市中心商务区的顶级写字楼还是头一回。以前只有市区的一些低端的商务楼,才会有“虚拟办公室”。大部分的高端写字楼,因为“虚拟办公室”的客户规模太小,影响楼宇的品牌形象,常常将它们拒之门外。
但高端写字楼租赁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恶化,使得 “虚拟办公室”“乘虚”进入恒隆广场。据统计,截至去年第三季度,上海甲级和超甲级写字楼的租金下跌0.9%,空置率达到17%。日单位租金曾经高达20多元/平方米的环球金融中心,目前已跌至局部10元/平方米·天以内。
顶级写字楼的品牌保卫战
恒隆广场的主要租户或是世界500强企业,或是著名的会计师行、4A广告公司、全球地产五大行等,能和他们做“邻居”,老余很满意。
但在恒隆广场办公的白领们,却并不乐意有这样的“邻居”。
中原地产商办研究分析师徐姗姗说,即使写字楼的租赁市场走势不佳,大部分顶级写字楼的业主还是不愿意将办公楼租给 “虚拟办公室”。“很多公司都是冲着恒隆广场的品牌形象高价租赁办公室。而‘虚拟办公室’的客户品牌显然不能和恒隆广场匹配。”她认为,“虚拟办公室”能够在恒隆广场出现,可能是因为业主对租户的具体经营内容不知情。
负责管理恒隆广场的上海恒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租赁部门的有关人士昨日表示,只知道一期63楼租户是一家商务中心,但具体的经营内容,租赁部门不便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