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天消息 据《北京晨报》报道:1月2日发布公告称,包括公司主席荣智健、其长子荣明杰以及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在内的17位董事已经确认正在接受香港证券与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涉及内容为“公司事务”,不过,名单中没有看到财务董事张立宪等业内认为的巨亏关键人物。
中信泰富主动向外界披露17名董事被调查,成为香港证监会修订部分上市规则条款后首例应用。
根据《福布斯》最新评选的2008年十大富豪缩水榜,荣智健的个人资产从2008年的30亿美元跌到现在的7.5亿美元,已缩水了75%,资产仅剩三成不到,位列缩水富豪第九位。
据了解,去年7月份,中信泰富收购西澳洲铁矿项目时,签订了3份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这项收购令中信泰富在3个月内的账面亏损高达147亿港元。交易爆出后,中信泰富的股价急跌了90%。虽然随着中信集团在12月底注资15亿美元,中信泰富的最终亏损确定在91.55亿港元。不过,由于公司涉嫌延期披露亏损信息、管理层涉嫌内幕交易等问题,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随后介入调查。
实际上,去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已确认,“对中信泰富有限公司的事务展开正式调查”。不过,随着事件发展,有关调查一直没有新的消息出来,港交所这份公告重新将公众视线引回到违规调查上。而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份公告很难说明调查有实际进展,因为公告是按港交所新上市规则要求发布的,2009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规则规定,董事对涉嫌违法的信息有披露的义务。
目前,有关猜测仍集中在财务层面。此前有消息显示,中信泰富财务董事张立宪未遵守公司对冲风险的政策,进行交易前又未经主席批准,财务总监周志贤未尽其监督职责,将此等不寻常的对冲交易上报提请主席关注,故两人需要为事件负责。不过,1月2日的公告披露涉嫌调查的17人中,却没有张立宪等人。
在中信泰富发布公告之后,其股价急升21.71%,当日收市报于10.2港元,成交股数达到4515万股,涉及金额4.28亿港元,创下去年10月发布盈利预警以来的新高,并成为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升幅最大的蓝筹股。对于1月2日的股价上升,中信泰富方面在当天晚上10时30分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并不知悉导致股价及成交量上升的任何原因”。不过公司披露,可能收购一家在上海从事物业发展子公司余下的10%股权。
(周治宏)
相关专题:
中信泰富荣智健:大意失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