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赵桂芹 通讯员 陆萍 韩娟 杨志伟
眼下,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企业的影响加剧,市场需求锐减,国内货运物流业已普遍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寒意”。以往临近春节的时候都是货运物流的旺季,如今很多货运市场内却冷冷清清。
近日,就在货运物流的一片“寒冬”中,青岛物流中介发展园区逆势启动。“我们就是想添一把火,鼓舞市场信心,让青岛物流行业在最寒冷的时候热起来!”青岛市工商局李沧分局局长王军英这样表示。
为什么是德宏
由于地处青岛市区的北大门,李沧区的物流业发展比较迅速。目前,李沧区有大大小小的物流中介500多处,但是整个行业处于一种分散、管理无序的状态。近年来,李沧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中介服务业发展,不断制定措施,发挥物流产业优势,全面加快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
打造青岛物流中介发展园区,实现物流业的聚集规模发展便是一个大的举措。
据介绍,青岛物流中介发展园区以青岛德宏物流配载市场为孵化中心,连接毗邻的青岛交运联运货运配载市场、刘家货场,是目前青岛市规模最大的物流中介聚集区。
据悉,德宏物流配载市场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300万元人民币,占地总面积3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目前已有60余家物流企业入驻,年物流吞吐量约260万吨,年交易额1.5亿元,为国家上缴税金600万元,是2007年度李沧区十大三产项目之一。该市场地处青岛市进出口交通要道,拥有便利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条件,集货物配载、仓储、运输、停车食宿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拥有发往全国各地的100余条货运专线,已经形成了以青岛为起点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的物流网络,逐渐发展为一个规范有序、文明和谐、智能系统管理的现代物流聚集区。
除了实力不容忽视外,重要的是,德宏市场周边分布有100余家从事物流中介的散户,多处在建市场,大量老国有企业、村办集体企业的废弃厂房以及1000余亩闲置工业用地,均可用于作为物流中介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地理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有扩容发展的空间,这也是青岛物流中介发展园区得以落户德宏的一个重要原因。
“物流航母”初现
对于青岛物流中介发展园区的发展前景,青岛德宏物流配载市场总经理石忠德信心十足。虽然目前大环境不佳,但他认为,“危机中找机遇,机遇是无处不在的。”青岛物流中介发展园区的启动落成,将把青岛市的物流中介企业集中起来,实现集团化优势,市场将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以最快的速度组织相关企业组织起来,打造“物流航母”,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据介绍,物流中介行业的汇集,可以形成集聚效应,具有很强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带动地区产业的升级发展。物流中介园区将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共享优势,建设集网上展示、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发布、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供求信息搜索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介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整合集中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物流中介业的企业管理数据以及供求信息资源,形成数据完备、信息共享的资源数据库,实现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物流中介业信息资源的动态共享,及时沟通发展动态,科学合理地部署和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王军英也表示,工商部门将加大服务力度,全力以赴支持园区发展,争取将园区建设成为青岛市一流、山东省最大、最好的物流中介园区。另外,李沧区委、区政府也将竭尽全力,加大扶持力度,出台相应优惠政策,促进李沧区和青岛市物流中介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据估算,青岛物流中介发展园区成立后,年吞吐量可达500万吨以上,年营业收入3亿元,实现为国家创税过2000万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