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方反应
2008年的最后一天,整个石家庄市的市民都在谈论着一个人———田文华。
昨日,她出庭受审,迈进法庭中央时,面色平静。
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上显示:田文华,女,1942年生人,原三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因涉嫌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罪于2008年9月17日被刑拘,26日被逮捕。
昨天上午,三鹿集团的多名员工在法院门口徘徊,一位姓王的女士说,她来这里就是想看一眼“田总”。
对于田文华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王女士说,田文华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她希望政府能对田文华从宽处理,她最恨的是那些向原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的不法分子。
田家小区旁开宠物治疗室的老李说,自己退休,在三鹿工作了近40年,他对田总的印象是,愿意给职工办事。
与三鹿员工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受害儿童的家长表示,应该从严从重处理田文华。一位刚从承德坐火车赶来的陈先生激动地说,“我的小儿子两岁了,一直喝三鹿奶粉,三鹿事件影响太坏了,应该杀一儆百,否则没法向社会交代,总要有人对这事负责吧。”
■ 案情经过
明知患儿致病 三鹿隐瞒并迟报
据办案警察介绍,仅从2007年12月7日至2008年8月,三鹿集团就陆续接到1327起消费者投诉,其中有62起婴幼儿食用三鹿奶粉后出现尿液发红、有结晶物出现及泌尿系统结石等症状,其中有不少被诊断为肾结石、尿道结石病例。
2008年5月27日,三鹿集团召开领导班子会议,通报了投诉情况,决定调查问题奶粉发生的原因,协调媒体,安抚患者。7月23日,技术人员向王玉良汇报,检测发现非乳蛋白态氮含量比其他品牌产品高2至4倍。王要求注意保密,对本厂产品取样送检。
8月1日,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了三鹿奶粉抽样含有三聚氰胺的检测报告。当晚,三鹿集团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议定:一是保密,二是封存库存的奶粉,三是购买三聚氰胺试纸,准备检测。
在法庭上,田文华透露,三鹿集团在8月2日第一次向石家庄市政府就有关情况进行了书面汇报,8月29日进行了第二次书面汇报,期间他们曾多次口头跟政府汇报过。然而,就是在这半年多时间里,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知毒买毒 内部称三胺为“A物质”
2008年8月3日,三鹿集团副总经理杭志奇根据8月1日晚田文华主持召开的集团领导班子会议精神,将三鹿婴幼儿奶粉发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告知给了原奶事业部总经理吴聚生,但他并没有说明发现的质量问题是出自三聚氰胺,只说是含有非乳蛋白态氮(集团高层为保密起见,内部称为“A物质”)。同时,他通知吴聚生对三鹿集团两家企业检测出含有“A物质”的原奶,调配到集团其他生产液态奶的企业收购。
此后相当长时间内,集团多家企业在明知原奶含三聚氰胺的情况下,仍大量收购问题原奶,甚至直到9月10日,有的调配中心在收购原奶时仍不检测三聚氰胺。导致大量问题原奶源源不断地进入生产车间。
知毒卖毒 售出数千吨问题奶粉
2008年8月2日,三鹿集团高层决定停止出库销售婴幼儿奶粉。然而,由于市场紧俏,8月13日,集团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再次决定每公斤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不超过一定毫克的可以销售。
这一天,王玉良召集奶粉事业部副部长等人开会,决定由质检部门对8月7日前生产的所有产品准予放行,对8月8日以后生产的三聚氰胺含量在10MG/KG以下的产品按合格产品准予放行。就是这种行为,使得三鹿集团在事发前的一个月内,向市场上推出了数千吨的问题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