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炜
1978年,退伍军人胡友林在苏北小城盐城创办了一家小企业。
30年以后, 这家小企业已发展成在国内外拥有2家上市公司、30多家分子公司、200多亿元总资产的大型重点国有企业——江苏悦达集团,并跻身全国重点企业百强、江苏省重点规模企业10强、江苏长江以北地区第一大国有企业行列。
悦达有很多“第一”:第一个在盐城推行承包制,第一个在盐城创办大规模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在苏北组建企业集团,江苏第一家在香港发行上市的红筹股……
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悦达集团创始人、现任董事局主席胡友林告诉记者,“企业发展过程中,并不是第一次遇到危机。坚持发展和开放,恰恰是应对危机的最好方式。”
“东方不亮西方亮”
——产业多元化,相互扶持,共担风险
12月中旬,记者来到悦达纺织业的大本营——占地3000亩的悦达纺织科技工业园。与江浙地区有的纺织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甚至倒闭的景象不同的是,悦达除了纺织一厂和三厂约有15%的机器暂时停转,所有设备都在加紧生产。特别是生产高端面料的纺织二厂,更是满负荷运转。
园区的另外一边,纺织园三期工程建设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停下步伐。预计明年3月将建成试车,整个园区的生产规模将从现有的25万锭增加到45万锭。
当纺织业危机重重的时候,为什么悦达受冲击较小,在现有规模上还能不断扩张?
追踪悦达纺织品的流向能够看出:除了正常的销售渠道,悦达的大量纺织品进入了遍布全世界的家乐福等国际大型连锁超市。家乐福超市等零售企业,恰是悦达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创业最初的煤炭贸易起家,多年来,悦达一直坚持实施多元化战略。翻开悦达的“版图”:汽车、纺织、农用机械、专用车、妇女时装、能源矿产、公路投资、现代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悦达涉及的产业跨度极大。同时,悦达的多元化,带动了苏北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布局。
金融危机面前,多元化优势开始显现。一方面,纺织业和零售业、汽车业的“产销一条龙”,有效延伸了产品的产业链,缓解了订单减少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制造业企业现金流十分紧张。这时,公路投资和煤炭、有色金属等带来的稳定现金流,有效缓解了集团旗下其他企业的资金压力,并为这些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据介绍,根据现在的市场价测算,目前悦达拥有的公路、矿产等资源总价值超过1000亿元。预计到2010年,这些产业将为集团带来超过30亿元的现金流。在“现金为王”的特殊时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了保障。
“绝不小打小闹”
——规模化、高端化迎来发展春天
为什么悦达的多元化成为应对危机的法宝?
纺织业同样能给出答案。2003年,悦达进军纺织业之初,就明确了瞄准中高端市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走差别化道路的发展目标。目前,悦达的高档纱线和高档家纺产品已有相当名气;汽车装饰布已经进入奔驰、宝马等高档轿车市场;三期建成后将形成的1000台家纺宽幅织机规模,位居亚洲第一。在纺织品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悦达所生产的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受的影响很小,也确保了产品能打进家乐福等零售商的庞大销售渠道。
在其他行业,悦达的产品同样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在今年销售增幅趋缓的情况下,汽车销量仍然增加了40%,得益于小排量、中低价位的“国情车”;“黄海金马”大马力拖拉机出口连续5年第一;垃圾专用车已形成年产5000台规模,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三……现在的悦达,每涉足一个行业,都力争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如果每个产业都小打小闹,缺乏竞争力,涉足的行业越多,反而‘死的’越快。”胡友林说,装备高端化、产品差别化和生产规模化,是多元化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