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煤彩礼不足引股价暴跌
本报记者 李 叶 北京报道
继甩卖子公司后,中石油集团再次出手为找到了自己的婆家。2008年12月22日,中油化建刊登公告,称公司拟实施资产置换与定向增发,中国最大煤炭经营商之一的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置入资产,从而实现借壳上市。但由于山煤的彩礼并非货真价实,引发中油化建股价连续放量下跌,游资纷纷出货。
2008年12月23日,游资借利好拉升中油化建封涨停;12月24日,中油化建从8.97元的涨停板位置一路下跌,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并放出巨量;24日和25日两个交易日振幅分别达到17%和19%。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数据显示,前来朝贺喜事的游资“酒足饭饱”纷纷撤离。
12月25日,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杨树浦路证券营业部卖出586.44万元,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阳门北大街证券营业部卖出529.60万元,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三里河路证券营业部卖出323.05万元,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福中一路证券营业部卖出203.22万元,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深南大道证券营业部卖出155.51万元,这些游资聚集的营业部借利好迅速出货。
中石油“嫁女”
山煤财大气粗接“绣球”
“中油化建本身盈利能力就不行,在集团里没有什么竞争地位,虽然中油化建在财务报表中仍然显示盈利,但这个数据很难说,很有可能是亏损的。”群益证券化工行业分析师李明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了对中油化建的不看好。
12月19日,中油化建控股股东吉化集团公司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吉化集团将其持有的中油化建全部股份转让给山煤集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中油化建被卖出的主要原因是其业绩不行,同时也解决了中油化建与中石油其他公司之间棘手的关联交易,为集团减轻负担。”
中油化建12月22日的公告指出,中油化建现有资产拟与控股股东吉化集团持有的7家煤炭贸易公司股权进行置换,这部分股权是吉化自山煤集团手中受让的;其次,中油化建向山煤集团定向增发A股,购买山煤集团持有的3家煤炭开采公司和18家煤炭贸易公司的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约为43亿元人民币。
双方约定本次发行A股的价格为5.94元/股,发行数量不超过4.5亿股。另外,中油化建的大股东吉化集团12月19日已与山煤集团签署协议,作为中石油的子公司,吉化集团将持有的中油化建全部1.19亿股股份转让给山煤集团,此后,山煤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股股东。
“也就是说,本次借壳是借了一个净壳,中石油回购相关资产,置入山煤煤炭资产。”李明霞进一步解释说,等于像中石油甩大连圣亚一样把中油化建也给甩出来了,然后山煤恰好想上市,就借了这个壳。
一位了解中石油集团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这件事情很正常,也都是有政策的。集团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等于在实行一场国企改革,中石油在收缩战线瘦身,甩卖资产变现,集团最近把当时的附属医院、学校、建设集团等都给卖了,只留下一些重点盈利的主干企业。”
中油化建置换资产前,公司主营化工石油工程施工,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自于建筑业务。根据中油化建 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拟置出资产总计为1.71亿元,负债总计为1.08亿元,净资产为6379万元。
山煤集团是山西国资委直属企业,此番借壳上市意味着企业战略的转型,由以煤炭贸易为主业逐渐延伸到上游行业,增加自身煤炭资源的储备量,以增强行业竞争力。煤炭行业原本就被认知成一个暴利行业,如今正在经历景气度下行。由于中油化建注入资产存在煤炭概念,12月22日中油化建复盘后,逆市地量两次直指涨停板,但行情并没有得以持续。
煤炭贸易成鸡肋
分析师不看好“组装”资产
记者观察盘面发现,经历12月23日和2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投资者似乎识破了“纸老虎”的真面目,连续两天大跌。
在决定“迎娶”中油化建之前,山煤集团曾先后与多家公司传出绯闻。本次方案能否获批,双方能否顺利领取“结婚证书”还是一大疑问,甚至坊间有人怀疑中油化建会不会上演重组时的一幕。
对于本次重组与借壳上市,两家都缄口不言。但光大证券建筑和工程行业分析师郭国栋对于此事表示担忧。他撰文指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资产存在较多的瑕疵,因此这些历史问题的处理可能有一定障碍。本次置入的煤炭贸易资产盈利能力较差,大部分公司处于盈亏平衡边缘。
但作为中油化建大股东,吉化集团一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此次重组如此解释:“中油化建的性质是一个建设单位,它不是化工厂,也不是炼油厂。集团公司重组,是因为效益最大化,把与化工生产无关的企业分离出去。这并不是买卖的关系,而是把化建公司分离出去,使它形成一个独立的单位,管理独立、财务独立。”
据记者了解,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标的资产中共有5家煤炭开采公司的股权。据郭国栋介绍,中油化建置入的5 个煤炭企业,其中2个为资源枯竭后改扩建矿井,2个为基建矿井。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标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亿元,根据山煤集团提供的数据,标的资产的预估值约为43亿元,评估增值率86.96%。
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山煤集团是一家以煤炭生产、加工、运输及内外销为主,化工、机械制造、房地产等多种经营为辅的国有大型综合性煤炭企业,煤炭贸易量达4000 万吨/年,煤炭开采核准能力达750 万吨/年。
“煤炭贸易公司大部分处于盈亏平衡点边缘,山煤主要是以运输物流贸易业为主,它的利润收入要远低于煤炭生产企业,另外山煤的煤炭生产规模也比较小。此次借壳上市的资产质量在业内也不被看好。”华泰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王广举告诉记者。
对于借壳上市的质疑,民族证券分析师李晶如此看待:“借壳上市本身是很普遍的,由于业绩问题,有很多上市公司面临着退市的风险,也有许多公司怀有上市的需求,但山煤的资产质量确实没什么亮点。”
根据郭国栋的初步计算,中油化建资产置换后模拟计算的2008年前三季度权益净利润为3.49亿元,全年盈利大约为4 亿-4.5亿元。按照公司发行4.5亿股计算,公司2008年的每股收益为0.53元-0.6元左右,对应的市盈率为11倍-13倍左右,高于行业平均的市盈率水平。考虑到公司大量的不盈利煤炭贸易资产,因此给出“卖出”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