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12月25日消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 中信泰富(00267)炒燶外汇后,获大股东北京中信在背后全力支撑,继提供备用信贷、透过行使可换股债券的换股权以扩大股本,同时“啃下”部分外汇累计期权合约(Accumulator)。
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常振明接受内地媒体访问时更表示,中信集团将整合旗下资源,未来中信泰富与母公司的关系将更为密切。
中信泰富昨发出通告,表示用以取代原来15亿美元备用信贷的等值可换股债券发行,已于交易变成无条件,并获得豁免提出全面收购的“清洗豁免”时,完成自动转换成股份,意味中信集团在中信泰富的持股比例,增至57.56%,中信集团一致行动人士持股比例增至70.46%。
免系内竞争 相近资产拟整合
对于此一重大股权变动,常振明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访问时表示:“以前我们是占股29%的股东,仅此而已,中信泰富是独立运营的,集团内也有些公司是与中信泰富有竞争关系的;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大股东,所以集团内要使一些公司与中信泰富之间避免竞争,还要进行相近似资产的整合。”
他表示,母公司对中信泰富今后的策略是整合和互动,会支持中信泰富在内地业务的销售、运行及在澳洲的铁矿开发。
初步调查 揭张立宪3错误
至于外汇累计期权的亏损,中信集团总经理助理张极井重申,中信泰富的确有澳元需求,但是中信泰富前财务总监张立宪(已辞任)选错了产品,而且“边出差,还边做这么大的交易”。
他续称,据初步调查显示,张立宪有3个问题,一是未经授权,数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合同按规定应由董事长批准;二是13家银行都一起签单,也没有向董事会、交易银行披露这事;三是张立宪在6月底以前也做过类似交易并赚过钱,但是没有在公司会计报表中体现出来,所赚的钱放在股本项下的准备金帐户,而不是损益帐户,“表现为降低澳矿投资的成本”。
按昨日的公布,中信集团并已完成接收中信泰富的澳元外汇合约,按12月23日澳元兑美元汇率0.6835计,目标澳元汇率为0.7,以此计算约务更替合约的公平价定值亏损约为91.55亿元,对销认购股份的应付款项后,中信集团实际支付24.7亿元。
支援中信泰富内地及澳矿开发
对于中信集团承担高风险救助中信泰富,张极井表示,中信泰富值得救助,集团也有能力将剩余的澳元合约,通过集团的项目投资进行消化。他指中信泰富在澳洲的铁矿项目,是中国人真正在海外做的规模最大的铁矿,短期看,或不可避免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但长期来看对钢铁业发展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