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12月25日消息 据《香港明报》报道 中信泰富(0267)炒燶外汇狂蚀逾百亿元,最终要由母公司中信集团出手相救。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以及总经理助理张极井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访问,首次就相救中信泰富的前因后果作说明。他指成为中信泰富绝对控股股东后,两家公司相近业务可作整合,并将协助中信泰富于内地市场及澳洲铁矿业务有更好发展。
改变现时母子竞争关系
“中信泰富资产不错,现金流合理,在处理完衍生品交易亏损后恢复得不错,所以我们决定救助。”常振明说。中信泰富早前公布因参与外汇累计期权合约,亏损约186 亿元,最终母公司中信集团以认购可换股债券方式注资,并承担部分外汇期权合约责任(约务更替) 。中信泰富昨天亦公布,有关认购换股债券以及约务更替等事宜已完成。
当中中信集团已向中信泰富支付约24.7 亿元,即认购股份金额及约务更替应付金额相抵销的差额。另外,中信泰富亦指,未有提取母公司提供的备用信贷,故有关安排已终止。
常振明于访问中指出,中信泰富以往一直独立运作,与母公司个别业务存有竞争关系。而完成有关交易后中信集团成为绝对控股股东,可以考虑将两家公司业务作整合。
张极井则补充指,中信泰富房地产业务主要于长三角及海南,母公司亦有地产业务,故可把相近业务进行一些整合。
对于有小股东质疑为何中信泰富不要求全体股东供股,让小股东同样有权以8 元认购股份。张极井指的确曾认真考虑上述方案,惟其财务顾问(英高)曾拜访及咨询了一些投资机构的意向,显示供股很难被机构投资者接受,故决定不采用供股方案。至于有小股东质疑8 元的认购价太低。张极井则回应说自10 月20 日至今,中信泰富的收市价平均约6.4 元,都低于8 元,并续称, “我们承担了未来24 个月的汇率波动风险……由于合约量很大,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平仓。”回顾事件因由,张极井指已因事件请辞的中信泰富前董事张立宪,平时非常稳重和保守, “根本没料到他会在7 月做那么多大单。”但与此同时,张极井认为,有关交易当中,一些银行的确存有误导行为。“银行在推销这些产品时,对交易风险没有彻底解释给中信泰富,没有合适的警示。”张又指中信已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保证同类错误不会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