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分众拿出自己的多项主营业务以并购的轮回完成与新浪之间“整合者”交接,当初“生活媒体圈”的整合梦想已经恍然相隔。
曾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没想到“江南春在这个时候,居然把自己最值钱的几块资产出让”?
当分众“上市—收购———再分拆上市———再收购”的游戏规则遭遇到偶然,与经济大势的撞击形成反作用力之时,江南春的选择又是必然。
整合不利成其严重错误
在分众股价跌到6美元之际,美国著名分析师巴拉克-帕兹塔尔(BarakPaztal)曾撰文分析分众股价下跌90%之多的原因,其中首要原因就是,“发展过快,18个月内兼并4家公司。其中包括移动营销公司、室内广告公司、互联网机构———好耶和平面海报广告公司等。前两个并购看来非常糟糕。”
收购似水,既能载舟。也能覆舟,“传媒帝国”版图逐渐出现裂痕。
在今年初接受本采访的时候,江南春还在阐释自己未来战略时,就表示,分众未来打造的是一个生活圈媒体平台,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消费者都能看到分众平台上的内容。———基于这一理念,分众先后收购了分众无线、炎黄在线、好耶、电众传媒、框架传媒、分众网景、科思世通、创世奇迹等10多家公司。
“先做出一家垂直领域的广告平台,再被分众收购。”当时甚至成为不少创业者都有的念头。
与此同时,今年1月,分众传媒向炎黄健康传媒投资500万美元,加上所注入资产,分众共获得炎黄健康传媒20%的股份。
2008年年初,分众传媒曾经制定了将旗下分众无线和好耶广告分别上市的计划,但是随后,风云突变,2008年3月在分众“短信门”事件被央视曝光之后,分众无线业务受到严重打击,而在12月10日,分众传媒正式宣布,其已经终止无线广告业务,原因是“由于市场状况发生了变化”。
在分众的无线与好耶之外,按照分众计划,炎黄传媒也将于2008年上市,但随后由于炎黄业务难达预期,投资方与炎黄管理层发生矛盾,上市流产。
此后9月,好耶曾经对外公布分拆上市计划,这种迎寒流而上的举动,被普遍认为是“勇敢的举动”,据了解,10月份的时候,好耶本做好了在两个月内上市的计划,当时已经为了上市做了很周密的准备———但是随着海外资本市场的继续低迷而最终做作罢。
“下行期”分众新浪并购逆转
11月11日,分众公布其今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由于公司业绩远低于预期,导致分众的股价大跌45.12%,创上市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而根据分众管理层预期,2008年第四季度,公司商务楼宇液晶广告收入将下滑5%-6%,卖场液晶广告收入将下滑50%.———对此,公司方面解释称,三季度的业绩低迷主要由于今年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
随着资本市场的低迷,分众快速行驶的“收购战车”开始遭遇资金的压力,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在很多收购公司上,分众都是分期付款,在资本市场好股价高的时候,可以用股权支付,但是在资本市场不好的时候,对方就未必愿意以股权支付方式,在这个时候,分众就要面临更大的现金压力。”
业界对资本市场的看法,是认为2008年还没有见底,而海外的资本市场更是“长夜难明”,而在此时,更是有诸如关于PPG拖欠分众广告款的负面消息爆出,广告(特别是户外广告)形势的不确定更是令分众下决心剥离资产,江南春于是选择在这个时期把核心资产托付给一向亲厚的新浪。
收购是一把双刃剑,当年以70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55亿美元股票收购的广告公司好耶,随着网络广告在中国的发展,价值近年来不断得到确认,也成为分众的“君士坦丁城”,目前公司已经集中主营业务于此,分众也在这场并购中,摇身变成一家人们眼中的网络广告公司。
此外,在此次并购中,新浪将发行4700万股股票,占发行后总股本的46%左右,按目前江南春在分众持股12%计算,在增发后江南春获得新浪股份也为5%左右,市值约为8亿人民币。
统计表明,江南春在分众传媒上市后通过不断减持股份,其持股由24.09%下降到10.53%,历年套现25亿元。
本报记者 李宽宽
●分众超6亿美元收购导致消化不良
据财报披露数据粗略估算,截至2007年底,分众花费在收购方面的资本总额高达6亿美元。
这还不包括分众尚未披露收购信息。根据美国相关法律规定,收购金额占公司净资产绝对值5%以下的信息不用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