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12月23日消息 据《香港信报》报道 中海石油化学(3983)向控股股东中国海洋石油收购两项权益,耗资12.63亿元(人民币.下同),两项权益均为磷矿开采,中海石化将借此把化肥业务扩展至磷肥及复合肥。
收购大峪口化工83.17%,代价10.81亿元;收购中化建矿业100%,代价为1.82亿元。两项收购代价12.63亿元,将以现金支付。
中低含量磷矿成重点
大峪口化工拥有大峪口矿三十年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自今年4月起至2038年4月止。据独立报告指出,可采磷矿储量七万七千七百三十五千吨,将以露天及地下采矿方式联合开采。去年的采矿量为八百八十二千吨。中化建矿业持有王集磷矿二十九年采矿许可证,至2036年6月止;专业估值采矿量储量为六千二百六十五千吨,去年采矿量为五百七十千吨。大峪口化工去年纯利5006万元,增长223%;今年上半年纯利8516万元,以此折为年计,预期O七点六倍。6月底资产净值10.39亿元,收购P╱B一点二五倍。中化建矿业去年纯利2834万元,增长123%;今年上半年纯利1350万元,折为年计,收购O六点七三倍,6月底资产净值1.04亿元,收购P╱B一点七四八倍。两项股权合并计算,O约七点五倍,P╱B约一点三倍。必须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纯利作为与上半年相同计算。
大峪口化工成立于2005年,当时中化建总公司出资3亿元占股权29.98%。今年5月,以5.32亿元向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收购另外53.19%,使同系持有大峪口化工83.17%。中化建总公司亦于2006年出资5000万元成立中化建矿业,持有全部股权。其后中化建总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合并,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化建总公司今年把两项股权无偿转让予中国海洋石油。以最初投资成本计,此次出售,获利仅43%,但持有中海石化股权59.41%,出售后仍有控制权。
两项收购为中海石化带来重要磷矿资源及储量,以及与磷矿采选及加工、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及复合化肥的生产相关专门知识及工艺技术,磷矿资源及储量对磷肥业务相当重要。提供长期及稳定的供应,减少供应短缺及价格波动的风险。而中化建矿业拥有的加工处理中低含量的磷矿技术工艺,对中海石化具有战略价值。因高含量的磷矿正快速地趋于枯竭,中低含量的磷矿正成为中国的主要磷矿资源。
现金充裕发展力佳
目前大峪口化工与中建化矿业已有合作关系,由中化建向大峪口提供磷矿石,供其生产化肥之用,中化建在开采方面的技术工艺亦为大峪口所分享,使其提升开采技术水平。完成收购后,将继续合作关系,以发挥协同效应,有助于中海石化于湖北省发展一个主要的磷肥产品生产基地。
中海石化目前生产及销售尿素(氮肥)及化学产品(主要为甲醇),收购可使中海石化由化肥业扩展至磷肥及复合肥,以提升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亦使中海石化因扩大生产规模及分享销售网络而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收购资金方面,中海石化并无压力。于6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57亿元,已抵押存款565万元,可供出售投资30.45亿元。此项投资并无说明,上半年增加27.41亿元,从账项看,估计并非一般股票投资,或会是国债之类,较为稳定,可随时套现。而长短期银行借贷只有3.18亿元,综合计算,净现金36.9亿元,收购总代价12.62亿元,完成收购后,仍有净现金24.28亿元,可供其他或有发展。
除收购两项股权外,中海石化仍有一些计划在发展中。今年7月已与湖北省宜昌地质大队组建宜昌矿业,出资2550万元而占51%,正筹备磷矿勘查及建设规划工作。于山西晋城煤化工产业正进行前期研究工作,目标以煤为原料年产一百万吨尿素项目。而海南甲醇项目及内蒙古聚甲醛项目已进入建设期,上半年的资本支出近2.5亿元。
上半年中海石化生产尿素九十九万吨,销售九十八万吨,增幅只是低个位数字;生产甲醇三十一万七千吨,销售三十一万三千吨,增长10%。而价格的上升,营业额增长22%,净利润增长16.8%。中海石化进行收购,有助于业务继续发展,胜于资金闲置。而手头各项计划亦在进行中,尽管其产品与石油价格有若干关系,而国内政策正对农业进行改革,化肥的需求仍具相当前景。甲醇价格随石油价格而下滑,但作为原料的煤炭价格亦跌,中海石化认为可在产量、价格及生产成本之间形成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