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12月22日消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 金至尊(前称恒丰金业,00870)自创办人林世荣逝世至公司被申请清盘,前后不足一个月时间,事件发生得突然,及后更爆出有高层被警方拘捕,多个谜团至今仍未解开。但叫人难明的事件又添一宗,消息指出,金至尊年前以“售后租回”方式沽出的纯金黄大仙像,早前被承按银行收回后,居然发现黄金成色不足,引起银行不满。
本报上周曾向金至尊其中一名临时清盘人程华邦查询,他表示知悉有关事件,但他指有关黄大仙像已不属于金至尊帐目内。至于金至尊之前出售的其他黄金摆设(如金马车等)有无问题?他就表示未有听闻。
金至尊一直以其位于红磡的展览厅展出不同摆设如“金厕所”为招徕。但黄金价格近年显着上升,金至尊近年亦多次出售黄金套现获利(见表)。而黄大仙像及金马车的出售方式比较特别,两者分别于2006年3月及2007年3月,以“售后租回”的方式出售同一买家,套现逾1.33亿元之余又令公司录得盈利。但为何黄大仙像竟在交易完成后2年多以来,才发现成色可能有问题,实在耐人寻味。
金黄大仙06年售 赚3300万
据金至尊06年3月的通告,有关黄大仙像重约433千克,以“纯金”铸造,由2001年起拥有,于2004年金至尊位于红磡的旅游展览厅展出。通告又指黄大仙金像以5,833.97万元售予一家名为华光国际珠宝的公司。交易令金至尊录得3,300万元收益。
不过,金至尊当时又与买家协议,以每月34万或每年408万元租回黄大仙金像,为期3年;倘买家拟出售金像的话,金至尊亦有优先购买权。虽然如此,但消息指金至尊及后再无租入黄大仙像,但黄大仙像早前却又被辗转落入提供按揭的银行手上,经化验后竟然发现成色可能不足,但暂时未知道问题有多严重。
金马车售予同一买家 再租回
金至尊其后于2007年3月,又向一间名为利昌,但最终拥有人与华光相同的公司,出售重约472.48千克的金马车,但与黄大仙像交易略有不同,通告注明金马车是以“99.9%纯金”铸造,作价7,499.57万元,令金至尊获利2,650万元。与黄大仙像交易相似,金至尊亦会租回金马车,为期3年。
金至尊自2004年就将金马车放在弥敦道198号的金至尊珠宝店展出。本报早前曾到该店,但发现店铺已于12月13日关闭,故此不再见到金马车。另金至尊自被委任临时清盘人后,早前曾招标邀请有意投资者参与重组,并于上周一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