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私人银行只有商业银行模式。而按照国际惯例,一般一个私人客户经理服务的客户约在60位
理财周报记者 时晔/文
私人银行的一大核心,就是专业人才管家化服务。要服务一个客户,私人银行动用的不止一位客户经理,而是投资顾问+客户经理的1+N服务。“N”是指背后的所有专家团队。
“现在内地的私人银行还称不上真正的私人银行,更多的是提供一个理财业务+高附加值服务。”国际资产管理人协会执行董事张人模先生表示。
“一对一”服务多数只是面对面
花旗中国私人银行在开业时,其中国市场总经理董绍文曾颇为自信地表示,“花旗私人银行家只服务25位客户。”
而按照国际惯例,一般一个私人客户经理服务的客户在60位左右。所以花旗这样的定位的确值得董绍文强调。
国际资产管理人协会执行董事张人模先生就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一个客户经理服务多少客户取决于客户的资金量,如果是几个亿的资金,那么服务一个也就够他忙的了。”
“反而,应该看私人银行主要看客户背后的支持团队专业能力如何”,张人模说,“有些银行可能不是一对一的服务,有些是二对一,甚至三对一。”
“私人银行客户经理手上的客户肯定不止一个,所谓一对一,更多的是指面对面时的一对一服务,而不像大众客户在网点需要排队等等。”张人模说。
张人模向记者介绍,“在瑞士有两种私人银行模式,一种是类似瑞银(UBS)这样商业银行;另一种是完全独立的私人银行家,他们不仅全方位管理客户的资产,有时甚至会进入客户的公司,比如成为财务总监。那才是完全的一对一服务——只服务一位客户。”
目前,内地主要都是商业银行开设的私人银行部,它并没有独立开来运行,更不存在外国流行的“家庭办公模式”、“独立私人银行家”概念。这也必然造成内地一位客户经理服务几十位客户的情况。
从专家团队看私人银行实力
内地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能力,从其依赖的专家团队上可看到差异。
“如果客户想买飞机,我们有新加坡专家团会飞过来帮助客户。如果客户想投资房地产,我们有香港的专家会亲自过来给予建议。”法国巴黎银行私人银行部市场助理陈先生向记者介绍,“我们的专家团队,全是巴黎私人银行自己,分布在海外几大中心。”
德银中国私人投资管理部副总裁黄凡向记者透露,“德银在纽约、法兰克福、巴尔的摩有一支全球基金经理研究团队,通过持续监控、实地考察、定质定量分析,从业绩、风险、资产类别等方面进行数据库筛选,从而精选出跨产业、跨市场、跨资产类别的系列产品。”
目前,内地中资银行往往选择与第三方合作的商业模式。当客户提出了某一投资需求后,私人银行会去寻找合适的第三方为客户搭建一个平台去实现。银行在此扮演的角色更像中间商,如去年推出的私募基金、PE投资等。
比如一些另类投资艺术品投资、宝石投资等,银行会委托某一机构去执行,或者聘请相应的专家。
“目前,国内私人银行无法做到全球资源的配置,大多卖的是自己的产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所以有局限性。”张人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