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
一份与债券投资人签订的 “债转股”谅解备忘录,使得此前背负巨大财务压力的中国中科智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智)长长松了一口气。
本报记者获悉,在香港投行天华联合有限公司的斡旋下,中科智已于近日就其2011年到期的1亿美元债券与相关持有人达成 “债转股”初步协议。
2006年,处于快速扩张中的中科智为补充旗下子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于当年11月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行了年利率10.5%、每年分两次付息、附带认股权证的五年期1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债券。至此,中科智开始背负起沉重的付息压力。
该笔每年1050万美元的债息支出对冲掉了中科智大量的利润,以2007年为例,据公开数据显示,中科智2007年净利润为2.4亿元,而该项付息在冲减前毛利中占比就达到了20%左右。
2008年11月初,在有关媒体渲染报道的影响下,大量银行暂停了与中科智的新业务合作,中科智的新业务收入顿时陷入困顿之中。据中科智高层透露,在危机爆发前,公司每月都有至少3000多万元的新业务收入,但目前每月仅有1000多万元的新业务收入。
此时,中科智付息压力更显沉重。但为维持声誉,在年内第二付息日11月29日,中科智如约付息525万美元。
但暂时的勉为其难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保持持续且足够的现金流以度过危机,中科智与来自美国、英国、比利时及中国香港等地11家债券持有人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磋商,并最终达成一份关于“债转股”的谅解备忘录。
12月12日,中科智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布相关公告称,“该备忘录预计向各债券持有人按其持有债券的份额发行优先股,以取消各债券持有人原本所持有的债券和认股权证。”
据悉,该项交易的具体条款和条件还有待各方进一步达成,转股条件及比例交易各方均不愿透漏太多。
转股成功后,中科智除将不再负担共计1.315亿美元债券本息外,其资产负债率也将得以降低。据测算,中科智资产负债率有望从2008年6月的69.14%下降至43%左右。此外,按照1比5的担保杠杆比例,中科智在未来三年内可多承揽45亿元的担保贷款业务。
该交易亦为其外资股权纠纷的解决做下了铺垫。据中科智高层透露,目前已和花期亚洲投资、凯雷投资及GE商务投资三家外资股东达成和解,与另一家外资股东亚洲开发银行的谈判则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其中凯雷投资(香港)一位项目负责人表示,“暂不打算从中科智撤资”。
此外,随着政府的力挺和上述债转股协议的签订,银行对中科智的“禁保令”逐渐或准备解除。
本报获悉,在中科智合作的31家银行中,业务比重最大的北京银行、国开行、农行等一些银行已经恢复了同中科智新业务的合作。
但一些银行同时也表达了对中科智所担保的所有贷款整体风险的担忧,平安银行人士表示,中科智业务的整体风险难以准确把握。
对此,中科智董事长张锴雍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公司的代偿率为1.4‰,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根据担保贷款3%的费率测算,中科智的收入实际损失率为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