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坚持依照协议完成在油价高峰时推进的收购,在市场上树立了信守诺言的声望,却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价格
【《财经网》专稿/记者 赵剑飞】糟糕的经济形势使得很多能源和矿业公司放弃了他们在大宗商品价格狂飙时期确定的收购,但中石化却证明自己是一个最信守承诺的买家。
12月15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对外宣布,其对坦根依卡石油公司(Tanganyika Oil Company Ltd.,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代码:TYK,下称坦根依卡)的收购已经获得中国政府所有批准。这意味着总金额超过130亿元人民币的这起收购将由此进入下一阶段,中石化将向所有接受其要约的股东支付每股31.5加元。
中石化已失去了退出这项收购的机会。在此之前的11月25日,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宣布放弃他们积极推进了将近一年的收购力拓(Rio Tinto)行动,该公司为此项收购耗费的支出高达4.5亿澳元(约为3亿美元)。全球经济和市场形势的转变令必和必拓放弃了收购。
对于坦根依卡的股东,2008年的圣诞节无疑值得大肆庆祝,他们似乎没有理由不接受中石化在油价最高时提出的报价。今年3月中石化开始正式与坦根依卡接触时,国际油价为100美元/桶;到8月21日中石化提出每股31.5加元的收购报价时,油价更一度涨至147美元/桶;及至眼下交易获得批准,油价已狂跌至40多美元/桶。谁还敢奢望短期内油价重回140美元呢?
根据中石化的收购要约,要约生效还需要满足另一个条件——获得超过约66.33%股份接受要约。香港一家基金公司一位负责人12月19日告诉《财经》记者,虽然不知道目前有多少股东会将股票卖给中石化,但估计将会“远远超过”要约设置的门槛。“现在市场这么烂,不卖给中石化就要损失很多钱。”这位在中石化宣布交易后坚信交易将获得批准而大量买进坦根依卡股票的投资经理说。
交易获批当天,坦根依卡股票价格从28.65加元跃升至31.05加元。即使在今年7月油价达到每桶140多美元巅峰时,坦根依卡股价也只是在每股20加元上下徘徊。据《财经》记者获悉,回到四年以前,该公司在计划将同样的油田出售给中国另一家国有石油公司时,同意的价格只有2亿美元。就在一年前,其市场估值也只有7亿美元。
对于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中石化,在油价剧烈变动的情况下,坚持依照协议完成收购,无疑可以在市场上树立信守诺言的声望。中石化内部也相信,凭借其成熟的开采技术,足以对付坦根依卡难以开采的重油,对于坦根依卡所拥有的20亿桶储量,这个价格并不算贵。
不过,熟悉情况的一位中国石油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坦根依卡在叙利亚的两块油田,其储量尚不确定,而其产量在过去四年里油价暴涨的情况下并未出现大幅提升,表明油田开采可能并不如看起来那么容易。此外,中石化未来要实现大幅度提高产量,还需要投入数十亿元的后续投资,无疑抬高了成本和不确定性。
冒险家族的生意
仅仅在四年以前,坦根依卡从叙利亚政府手中获得Oudeh(下称欧德)区块的生产分成合同时,只不过花费了200万美元的担保费。将坦根依卡点石成金的是瑞典石油探险家阿道夫•H•卢丁(Adolf Henrik Lundin)及其家族。
出生于1932年的卢丁,上世纪60年代时曾在英荷皇家壳牌担任过石油工程师,自70年代开始个人的石油探险事业,其最大的成就是与人共同发现卡塔尔的北帕斯气田,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已被发现的最大气田。
此后,卢丁及其家族继续在石油、天然气、矿业领域进行勘探,成立了多家公司。坦根依卡正是其中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成立之后在中东进行石油探险,坦根依卡先后在坦桑尼亚、埃及进行过勘探,不过一直未能获得重大突破。
2003年,一直遭受美国制裁的叙利亚获得解禁,开始吸引外国投资者。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坦根依卡在内的外国公司当年均参加了叙利亚相应各石油区块的招标。坦根依卡正是在此时获得欧德区块。
根据独立评估机构斯普洛(Sproule International)2003年6月的估计,欧德油田的储量为1.66亿桶,包括8400万桶探明证实和概算(proven and probable)储量,8200万桶可能(possible)储量,油田地质储量(total)储量估计可达24亿桶。
不过,当时该油田日产量仅为1100桶。坦根依卡宣称,经过全面开发,该油田产量可以达到每天3万桶。为此,该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8年挖掘69口水平井,预计在生产开始后六年可以收回投资。
可是,坦根依卡从接手不久就开始在市场上寻找买家。一位中国石油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他在2004年代表一家中国国有石油公司,曾与阿道夫•H•卢丁之子、现任坦根依卡董事长卢卡斯•卢丁(Lukas H. Lundin)就收购坦根依卡在叙利亚的油田谈判,最后达成的价格为2亿美元。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尚在每桶30美元以下,他对坦根依卡油田的探明证实储量采取了保守估计,仅按为1亿桶计算。但当时交易因其他因素未能达成(与价格无关)。
2004年年底,坦根依卡进一步从叙利亚政府手中获得特什瑞那(Tishrine-Sheikh Mansour)区块期限20年的生产分成合同。根据评估机构D&M(DeGolyer and MacNaughton Canada Limited)2007年1月的估计,特什瑞那探明证实储量约为1.28亿桶。但是,坦根依卡披露,2006年该公司在特什瑞那的平均产量只有每天290桶,在欧德区块的产量也只有每天890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