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很多公司收缩战线,也有一些公司趁机增产扩张。
燕京啤酒日前公告称,公司将以不高于1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8000万-1.1亿股新股。公司将发行价在原定17.88元的基础上调低约44%,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啤酒产能。公司话音刚落,已有机构结结实实地接住绣球。嘉实基金、泰康资产和国投瑞银基金分别认购1000万、870万和300万股。
在二级市场上,机构也趋之若鹜,与先前无人问津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深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12月15日燕京啤酒成交量308万股,成交金额为4021万元。当日四家机构专用账户分别买入844.98万元、472.13万元、393.80万元、259.66万元,卖出机构席位只有一个,卖出金额654.93万元。
两次价格调整增发才成功
燕京啤酒表示,此次增发募资将用于燕京啤酒(玉林)有限公司年产15万千升啤酒技术改造项目等12个项目的建设,并补充部分流动资金。若这次增发募资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将为公司提高97.5万千升的啤酒生产能力及15万吨的麦芽生产能力,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约25.3亿元,利润约2.1亿元,并将增加公司的现金流。此外,公司还将自筹资金2.27亿元,其中8670万元用于设立内蒙古啤酒原料有限公司,1.4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燕啤的增发历经接近一年时间,先后两次调整增发方案。“这次定向增发成功最重要原因是价格,眼下燕京啤酒股价已经涨至十二三元,公司将发行价格调低到不高于10元,已经达到了基金想要的安全边际。”国信证券分析师黄茂表示。
明年行业前景向好
在燕京数易其价的同时,啤酒行业已经发生微妙变化。
首当其冲的是成本压力的缓解。2007年啤酒大麦的价格飙升,澳麦到岸价最高时达500美元/吨,国产大麦2900元/吨。同时,包装运输成本同步上涨,迫使企业在年初纷纷上调产品价格。而这一局面可望从四季度开始逐步扭转。有关数据显示,目前进口大麦的到岸价已跌至250-270美元/吨,国产大麦收购价跌至2000元/吨以下,同比去年成本已大幅下降。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2009年完全使用新麦,仅大麦成本降低一项可以增厚公司2009年毛利4.3%.
此外,相对于备受冲击的白酒板块,行业普遍认为明年将继续严峻的经济形势对啤酒行业影响有限。“燕京啤酒认为啤酒行业属于可选性大众消费,对于经济的敏感度低,而对于气温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另外,属于经济敏感度高的夜场消费在国产啤酒中的占比较小,因而受到的影响有限。”上述分析师预计行业2009年仍能保持7%的增长速度,燕京啤酒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增长速度会超过行业均值。
“长期持有问题不大,乐观点公司EPS明年可做到0.6元。”一基金公司研究员昨日向记者表示。
业绩能否达到预期有待检验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有独资标杆企业,公司引资之路颇受限制,而在扩张上也一直持保守态度。不同于华润雪花利用资本优势的全面扩张以及青啤的全国分区形式,燕京啤酒长期以来公司采取了类似于区域市场的细分战略,在北京、广西、内蒙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
尽管如此,燕京啤酒的未来能否达到预期仍有待于检验。
“目前雪花、青啤、燕啤三大龙头鼎立。”上述基金公司研究员认为,尽管相对于其他品牌,燕京啤酒的区域市场控制力较强,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现在啤酒的缺点是估值不便宜;此外由于成本下降,产品出厂价也可能下降。”
本报记者 张晓华
基金观点
“看好公司基本面,目前的价格也比较合适”,国投瑞银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与此次燕京啤酒的定向增发,是该公司经过前期调研后做的决定,一方面觉得燕京啤酒公司基本面良好,另一方面,目前看,增发价格比较合适,可以持有这样的筹码。这位人士表示,在“大小非”减持压力大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的选择跟大股东保持一致。大股东的锁定期是3年,基金公司认购的股份锁定期为1年,对后市的担忧不大。
本报记者 张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