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主要以VIP服务收费
特色:收费几千到几万不等,引用调查问卷共有三家线下相亲店
挑战:越是高端付费者要求越高,是否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心理问卷是否能像eHarmoy那样获得如此高的认同?
“怎么能对穷学生和亿万富翁搞相同的营销?”———这是当年史玉柱出山做游戏时,对原有的收费模式提出的质疑。从营销定位来看,百合网的创始人与史玉柱同声同气。
与珍爱网不同的是,百合网除了在线下有相亲店以外,主要盈利模式为高端的VIP服务年费,收费区间在3680元至30000余元之间。
模仿eHarmony打造调查问卷
2004年,三位清华校友田范江、钱江、慕岩在创业精神的感召下,决定到互联网领域闯一番天地,原来三人准备创办是一家SNS(社会网络服务)网站,包括休闲交友、商务交友、婚恋交友等多种服务。但他们随后发现,这个网站80%的注册用户的交友需求都跟婚恋有关。
当时美国eHarmony的成功模式令田范江等人深有启发,在网站还没搭建起来之前,便重金聘请做过多年婚姻幸福度调查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还有北大和中科院的两家社会心理学研究机构,耗时三个月,设计了一套100道题目的测试题,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心灵匹配服务。根据心理测试的结果,了解用户数十个影响婚恋幸福的性格特征,通过30多维度的交叉比较,为用户推荐合适的交往对象。
到目前为止,百合网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千万,而付费用户已经达到上万名。2005年9月,美国创投Mayfield和GSRVC(金沙江创投)联合向百合网投资200万美元,此后2006年3月,硅谷创投NEA联手他们的中国伙伴NorthernLightVC(北极光创业投资基金)共同向百合网投资900万美元。
“定向广告更有吸引力”
在对用户的揣摩过程中,百合网发现,用户粗略可分成两类,一是可以自己在互联网上找到婚恋男女朋友的用户,另一类人群则平时工作繁忙,或者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更相信人工服务,所以百合网于2007年又推出了线下相亲店等特色服务。
与世纪佳缘等网站不同的是,线下相亲店是百合网为VIP会员设计的另一项免费服务,并不需要再额外付费。相亲店被分成咨询接待区、培训教室、私密相亲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在这里,未婚男女可从爱情顾问处得到指导,消除约会的紧张情绪。同时,爱情顾问还可在男女双方之间反馈信息。到目前为止,百合网的相亲店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共开设了3家。
值得注意的是,百合网的盈利模式也是在创业过程中逐渐确立起来的,一开始,百合网的盈利方式主要集中在无线增值业务和少许广告,然而无线增值业务很容易受政策的影响,十分不稳定,于是公司慢慢转向覆盖不同层次用户的不同水平的价位收费。
VIP会员除了可以通过网络为客户搜寻合适的对象,还能与专门的“爱情顾问”进行直接沟通,获得心理专家的情感测试,而网站则要求这些VIP用户要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并且通过身份验证。
此外,百合网还有另外一些收入模式,比如“水晶百合”200元/3个月服务。
除了付费用户的会员费,百合网副总裁慕岩也认为,用户还可以依靠庞大的注册用户群开展无线增值业务和网络广告业务。按照他的看法,与门户网站相比,SNS网站具有更加定向的特性,对于广告主将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本报记者 刘艳艳 李宽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