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彤
2008年11月25日,(600086.SH)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深圳市东方金钰珠宝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深圳金钰珠宝”)已成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特许生产商,公司将生产和销售本届亚运会的相关贵金属纪念品。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当日大涨,但成为亚运会特许生产商究竟能够给上市公司带来多少收益?
收入微薄的奥运概念
深圳金钰珠宝是东方金钰控股74%的子公司,2005年及2007年,东方金钰先后两次以资产置换的形式从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云南兴龙实业有限公司手中取得了深圳金钰珠宝74%的股权,相对应的资产价值约2.24亿元。
深圳金钰珠宝成立于2002年9月25日,初始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后又增资至1600万元。2004年4月22日,东方金钰董事长赵兴龙以33尊观音翡翠雕件、翡翠善财童子及龙女各一件和翡翠九品莲台3件作为出资,对金钰珠宝进行了单方面增资,深圳金钰珠宝的注册资本从1600万元增加至2亿元。而直至今日,上述用来作为出资的翡翠雕件一直未进行过销售,目前仍以其他长期资产的形式存在,其实际价值是否物有所值值得商榷。
早在2006年,深圳金钰珠宝就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特许生产商之一,参与贵重金属纪念品的生产,但成为奥运会特许生产商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明显的收益。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东方金钰的奥运黄金饰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了1.18亿元及4.55亿元,虽然收入不菲,但由于毛利率较低,深圳金钰珠宝2007年及2008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仅为1273.05万元和1218.8万元,按74%的股权计算,相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仅有942.1万元及901.9万元,按此计算仅增加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不足0.03元,经营奥运会特许商品利润尚且如此微薄,此次成为亚运会特许生产商所能够带来的利润又会有多少呢?
财务迷雾
2007年及2008年1~9月,东方金钰的每股收益分别仅有0.039元和0.025元,而比公司糟糕的业绩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
近期东方金钰的存货大幅增长,截至2005年末时,公司的存货还仅有5060.93万元,主要为珠宝玉石,而截至2008年6月30日,公司的存货已经剧增至8.14亿元,是2005年年末时的16倍有余。
日前湖北证监局对东方金钰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发现公司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方面均存在问题,《整改通知》指出,公司债务负担沉重,存货蕴涵较大风险,存货价值模糊,部分珠宝资产以暂估价入账,其真实性存在一定风险。
东方金钰目前不仅仅只是存货的真实性存在疑问,《整改通知》同时指出,东方金钰子公司材料采购发票不全,销售回款存在第三方付款的现象,导致公司成本和收入确认的真实性存在重大风险,同时公司子公司兴龙珠宝2007年度翡翠原料收入集中发生在三季报、半年报、年报截止日。
伴随着东方金钰收入真实性一同出现的还有公司应收账款的大幅增长,2006年年初时,东方金钰的应收账款净额仅有867.08万元,而截至2008年9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净额已经大增至1.14亿元,是2005年末的13倍,由于应收账款增幅较大,这更加加深了对公司营业收入真实性的怀疑。
成为亚运会特许生产商并不会为东方金钰带来太多的利润,而公司的财务问题,却是悬在公司头上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