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然 高琨
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简称“慈铭”)正在酝酿新的扩张模式,超越以往,这次的模式更快速——收购。
慈铭总裁韩小红透露,慈铭正在与北京和广州的两家大的体检机构商谈收购事宜。
经济放缓期,或许扩张步伐应放慢些。“经济形势好与坏我们都会这样做,此时反而有更多的机会。”韩小红说。
快速开店
2002年3月,韩小红在北京创建了第一家慈济健康体检机构(后统一更名为“慈铭”),凭借着“切割”医疗市场,成功地开辟出一种新的赢利模式——健康体检。
之后,慈铭通过自建和加盟的模式,开始了从北京到全国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慈铭体检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0家体检中心,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城市,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体检连锁机构。
然而,慈铭自身的发展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于扩张的需求,韩小红透露,慈铭正在与北京和广州的两家大的体检机构商谈股权合作,这也开启了慈铭首次收购之作。
其中,慈铭与北京佰众体检中心的股权合作已经进入实质阶段,佰众在北京拥有3家体检中心。与此同时,慈铭还在与广州一家大型体检机构进行商谈,据称,该体检机构在珠三角地区拥有10几家体检中心。
若上述两起收购案成功,慈铭的规模将一下子扩张到40多家。
“慈铭的团队和业务体系日臻成熟,而且有充裕的现金,无论经济形势好环,我们都会这样做。”韩小红说。
现在似乎还不到抄底的好时机。“最低谷期可能要到明年4、5月份。”韩小红说,“但是,过长的谈判期会令员工情绪动荡,更重要的是,有些公司可能熬不到那个时候了。”
实际上,慈铭自身也对过冬提前做好了准备。“我们预测最好的情况依然是顾客盈门,最差的情况可能要削减一半的客流量,但也能够保证收支平衡。”据介绍,平均每个体检中心每天50个客人就能保证持平,而现在每天能达到200个客人。
慈铭的客户由七成企业客户和三成个人客户组成。韩小红介绍,尽管企业都在削减开支,可能会把头等舱换成经济舱,把星级酒店换成经济型酒店,但是不会停止一年一次的员工体检。而近期,在个人客户方面,慈铭反而接待了几个大客户,住院接受全面身体检查,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这些大老板们哪能抽出如此宽裕的时间呢。
最让人放心的莫过于,手里随时攥着现金。“健康体检本身就是个快速现金流动的行业,账户里每天都进钱,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形势判断很乐观。”韩小红说。
实际上,慈铭早就接受过一次环境恶化的洗礼。慈铭刚成立不久,就遭遇了全国恐慌的SARS。“那时候太可怕了,一个人都不来了。”韩小红回忆说。当时,慈铭迅速从健康体检中脱离出来,转型成医疗机构,通过经营口罩、温度计等产品,帮助慈铭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
不过,自那以后,人们对健康有了深刻的认识,慈铭的健康体检也驶入了快车道。
“相信这次的经济危机不会比SARS更恐怖,而且我们相信可以迅速调整应对。”韩小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