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7日来,泛海控股的股权质押动作多达7次,背后是泛海建设难以言表的资金重压
理财周报记者 黄莹颖/文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产大鳄,其控股股东所持有股份九成以上都被质押了出去?答案是泛海建设(000046.SZ)。
公告显示,截至11月14日,控股股东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泛海控股”)所持有的泛海建设股权高达90.85%的比例已经被其质押。而自6月17日来,泛海控股的股权质押动作多达7次。
藏在频繁的股权质押动作背后的,实际上是泛海建设难以言表的资金重压。
股权质押眼花缭乱
泛海控股掌门人卢志强对于股权质押的操作十分娴熟。
2000年,泛海控股持有民生银行9.42%股权,彼时即开始质押该股权,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泛海控股所持有的民生银行的股权即不断的被质押、解冻、再质押。
同样的手法也在卢志强的旗舰泛海建设上反复出现。2007年1月26日,泛海控股将其持有的4亿股泛海建设股权进行质押,质权人为国家开发银行,所质押股份占到泛海建设总股本的52.23%。同日,泛海控股旗下的光彩事业投资集团,也将其同日解押7029.0714万股质押给国家开发银行,彼时泛海系的控制人卢志强,已将占泛海建设总股本62.58%的股份质押。
但泛海控股的通过股权质押获取贷款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止:
2008年6月17日,泛海控股质押其所持有的泛海建设4000万股;
8月28日,质押3000万股;
10月7日,质押4000万股;
10月22日,质押2.5亿股;
11月5日,质押1.5亿股;
11月7日,泛海控股之前于2008年6月17日、8月28日、10月7日、11月5日质押的合计2.6亿股解除质押,但同日泛海建设又公告称,泛海控股对这2.6亿股重新进行了质押。在本次质押后,已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78.04%。
不过,“78.04%”显然不是泛海控股的心理底线。11月19日,泛海建设公告再次披露,泛海控股于11月14日将所持有泛海建设2.15亿股进行质押,此次质押后,泛海控股已质押股份占到其所持有股份的90.85%。
融资不畅
一般来说,质押股权是为了融资,而融资是因为缺钱。
泛海系的银根紧张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只能从上市公司来管窥。据泛海建设三季报显示,其应付账款为12.96亿元,其他应付款为53.00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5.62亿元,此外其长期账款为25.36亿元,而其账上的货币资金仅有7.24亿元。
而理财周报记者从公开资料中发现,今年以内泛海建设需开工青岛名人广场二期、东风乡1#、2#、3#土地、东风乡绿隔地区第二、六、七宗地*1*2、以及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1等四处项目,粗略估计这四处项目近三年需投入约200亿元,若再算上早前已开工的仍需后续投资的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1、深圳泛海拉菲花园项目、钱江新城A-08、10、11、12地块等项目,列入其中报计划的项目资金三年需要将近250亿元。
今年以来泛海建设的融资活动进行得很不顺利。泛海建设年初提出增发议案,,拟增发融资约65亿元,但该增发案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
9月初泛海建设某高层表示其正在做公司债发行的准备,不过该事项到目前仍未明了,泛海建设董秘陈建华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发行公司债一事目前还没有新的进展”。
一方面是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是销售回款阻滞,增发被否,公司债未明,显然,卢志强将其所持有的泛海建设股份不断质押以获取贷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问题是,其所持有的股权也只剩下不到10%,泛海建设的资金之渴谁来解?
在此背景下,如果大股东泛海控股连所持有的股权都被尽数抵押,泛海系后续的资金支持恐怕已经不会很强。
一项目5个月未卖出一套房
再看上市公司自己,此前,泛海建设的半年报曾披露,其上半年收入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开发收入,占到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2.44%,而在这部分收入当中北京地区项目的收入又占到94.49%。
但2007底年以来北京楼市交易量明显萎缩,2008年上半年北京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为去年同期的53%和60%。上古地产研究所的数据显示,10月份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去年下降幅度仍达53.14%。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的数据统计,泛海建设的主力项目7-1#、7-2#、7-4#、7-5#住宅楼自2007年10月19日开始销售以来,其258套可售住宅中已签约套数为172套,成交均价为29602元/平方米。网站数据也显示,今年6月15日拿到预售许可证的7-3#住宅楼(推广名:泛海国际居住区)则情况惨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该项目的所有房产均处于可售状态,也就是说一套房子也没卖出去。
泛海建设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愿透露北京项目的具体销售情况,但也坦言“卖得肯定没去年好”。泛海建设披露的半年报也写道,“楼市整体不景气导致东风乡(北京项目所在地)实际销售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
泛海建设年内还有一处深圳项目可能进入销售,“深圳月亮湾项目会尽量在年底开盘。”泛海建设董秘陈建华表示。不过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也不乐观,深圳项目的销售回款显然不足以解决其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