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0年以“1元钱”的转让价退出上海后,重新杀入上海市场的百佳超市首家店在经营2年后再次面临调整。
记者从百佳超市中国总部获悉,由于商业决定,上海杨浦区国和广场的百佳超市将在本月底停业。百佳超市上海梅陇店将正常营业。
开张两年亏损百万
知情人士透露,经营业绩不理想是百佳超市此次决定的主要原因,百佳(中国区)行政及公关部经理廖穗湘表示,百佳超市有望明年在古北开出新店,百佳超市不会撤出上海市场。
1994年,作为第一家打进上海的外资连锁超市,百佳超市打着李嘉诚旗下产业的旗号进入上海,最鼎盛时期,百佳在上海曾有20多家门店,随后逐步萎缩。2000年,百佳超市以“1元钱”的象征性价格,将14家门店转让给荷兰阿霍德公司投资的顶顶鲜超市后退出上海市场。
2002年百佳又开始谋划重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过4年的选址之后,百佳超市卷土重来。2006年,国和广场成为百佳在上海的第一家卖场所在地。百佳超市还将新公司总部注册地址设在杨浦区,根据当时的预算,百佳超市国和店的投资总额为8000万元港币,年营业额预计可达到1.5亿元人民币以上。
“当年选址杨浦区,就遭到了多方质疑。”知情人士透露,在近两年杨浦店的经营中,百佳超市年亏损百万元以上。
经营业态遭质疑
明年将开业的百佳古北店将定义为超市业态,业内人士质疑,这可能是百佳超市方面已经不看好卖场业态。据悉,百佳超市的发展业态有购物广场、超级广场和超级市场等3种业态。购物广场的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为一站式购物解决方案;超级广场的营业面积2000~5000平方米,主营生鲜食品、日常用品及基本百货商品;超级市场的面积平均在2000平方米以下,一般设在居民生活区附近,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食品及日用百货品。
据了解,当年百佳超市撤出上海主要是当时过于领先的“生鲜超市”生不逢时。在香港业界号称老大的百佳超市,早年并非是以“生鲜”为主要特色,但却打定主意要到内地发展生鲜超市,原因就在于它认为这是内地市场的一大空缺。但在之后的经营中,由于严重的水土不服,百佳不得不作出停业退场的决定。“上海的超市业态已经相对成熟,相比家乐福等同类外资超市,百佳的优势已经很难显现。”一连锁经营专家指出。
目前百佳超市国和店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据悉,各供应商已经陆续到门店办理货款结清手续。记者了解到,目前百佳超市国和店的供应商已经接到百佳方面通知称,国和店将于今年年底前停业,明年9月在上海古北地区会新开一家大卖场,希望得到供应商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