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豪赌商业地产“大跃进”,但却把现金周转寄托在单一北京项目上
理财周报研究员 江勋/文
“停了,都停了。”一位紧盯的分析师朋友透露说,泛海建设已大面积停工。
2007年,泛海建设风光一时,整体上市火线晋升一线,颇长了民企志气。但今年下半年以来,中金、招商、长江等多家主流券商再次登门叩访后,却默然而退,对泛海的探讨基本销声匿迹。
2停3缓,“一分钱逼死英雄汉”
“现在主流券商都不去写它了,”某知名券商分析师说,“不太看好泛海的模式,现在形不成收益,但写出来又开罪公司。”有趣的是,中投证券分析师迄今为止仍孜孜不倦的高调推荐“买入”。
其观点在业内一时传为“奇谈”,“有一次我们拿了她最赤裸裸的一个报告去问卢志强,连卢志强都摇头,说很多论据不靠谱。”
经理财周报多方证实,泛海建设2008年计划开工的占地4002.1亩的武汉王家墩CBD项目、青岛泛海国际购物中心、青岛名人广场等项目一拖再拖至今仍未得开工;东风乡1#、2#、3#土地、深圳月亮湾二期等项目也已基本叫停。
而上海董家渡项目6年来毫无动静,“它拆迁问题一直拖而未决。”上述人士感叹,“本来是个好公司,土地多,成本也低,可惜了。”另一位北京知名地产人士总结说,“往狠一点说,它一分多的钱都没有,这就叫一分钱逼死英雄汉。”
泛海是一个靠重组鹊起的枭雄公司。回头看,卢志强是在拿一腔理想去赌财务杠杆,奈何天不遂人,反受其害。
疑团背后,泛海的症结在哪里?
泛海何至于“一分钱都没有”?一个没有短期借款的公司如何会短期偿债能力(速动比率)全行业倒数?这要从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财务疑团开讲。
三季报显示,泛海建设毛利达47.93%,处于5年历史绝对高位。但净资产收益率却只有2.57%,比年初大幅下滑10余个百分点,实际上2008以来的ROE和EPS一直急剧下滑。
杜邦分析法对这一疑团解释是,泛海资产周转率同比从0.44下降到了0.09。即便扣除2007年增发后增加的股本,其周转率也只有0.27。事实是,泛海三季度业绩超乎预期下滑达6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55.99%。
一言以蔽之,资产周转出了问题,具体来说是存货周转出了问题。这形成了泛海建设低成品、高开发成本的库存结构。中报显示,169亿存货中,开发产品存货只有10亿,但有159亿的在建项目和待建土地。三季度末存货有增无减,达到170亿,占总资产比高达86%。
这其中只有10亿左右可供变现,绝大部门集中在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这一项目,“但基本卖不动,新收入很少。”多位人士证实,泛海拒绝降价,陷入“价滞量跌”境地。从单季营业收入看,亦由最高峰的13.48亿下降到2008年三季度的1.66亿元,降幅达87.68%,而从财务报表分析,这部分收入大部分应是应收账款平滑而来,这说明泛海三季度的毛利乃是“虚高”,并进一步造成了“有收入无现金流”的困境,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出0.7亿。
这归咎于,“卢志强认为巨额土地储备珍稀,要精耕细作,压根不想做高周转模式。”泛海建设新推楼盘过于单一稀少,一直以来北京项目依赖程度都高于90%。且实际上,泛海建设楼盘“枯竭”早在2007年4季度就已埋下伏笔。四季度是地产黄金季节众所周知,若对比2007年招保万金和泛海建设的主营季度分布图便知,前四家公司4季度收入基本占全年60%左右,而泛海只有37%。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项目经过3季度6048%的爆发性销售增长,4季度已同比下滑23%,环比降低29%,此后销售收入一蹶不振。
就在“造血功能”日渐枯竭的牛市末尾,泛海建设却激增了约1300万平米土地储备,高调推出包括武汉王家墩CBD等多个大商业地产项目。商业地产开工集中、投入更大、周转更慢,按照规划仅2008年资金需求高达200亿,2009年更甚。但到三季末止,泛海的经营活动现金仅流入了22亿元。正是这巨大缺口让2008年8项目150万平米建设蓝图成一纸空谈。
一个最多10亿的项目周转,怎么可能扛得起高达数百亿的开发重压?卢志强看不清这严重的失衡吗?
“短期借款为0”,说来心酸
卢志强很清楚。“自有资金怎么可能?他重组就是为了再融资。”上述北京地产人士说。他只是在赌博,或者说投机。“但再融资失败意味着整体上市短时间内完全无效。”这很残酷。
留下贷款这华山一条道。但泛海竟然出现了长期借款2007年三季度以来由1.6亿激增到25.4亿元,但短期借款却从3亿急转直下,到了三季度为0的局面。当今情势,银行一般短贷快还,为何泛海建设的表现恰好相反?
“一方面跟卢志强个人魅力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跟他的资产战略有关。”另一位分析师委婉说。亦即,泛海建设应对短期债务风险的能力被严重削弱。
其原因也正在于上述造血项目的稀少,2007年4季度以来泛海单季度销售获取的现金流入一直小于10亿,三季度只有6.56亿元。其货币资金仅有7.24亿元,短期还债能力自不待言。之所以泛海资产负债率仅有53.99%,低于不少同业却属于高风险公司,即在于当下最容易获取的融资,泛海却难以获得。
长期贷款又是如何获取?泛海不得不进行土地质押。中报显示,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等多个地块已抵押。理财周报统计,累计抵押的资产总额达到49.72亿元,若到三季末不发生变动,则贷款抵押资产占187亿总资产的27%。
接下来,泛海到底怎么走?
“泛海原预计2009年开工200多万平米项目,就按平均2000元/平方的成本算,泛海明年的资金理论需求就达400亿之多。”一位江浙分析师透露。
此外加上各种应付款项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未来一年泛海建设大体需要支出的资金达到472亿左右。
而假设其将无形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等不太可能用于抵押的资产以外资产悉数抵押,则还能获取大约122亿的资金,加上账面资金7.24亿元,则泛海共计最多能掌握130亿现金,缺口是相当明显的。而上述这批项目的停滞,将使得其结算收入也从原来乐观预计的2009年很可能延迟到2010年。也就是说,泛海在整个2009年都仍将为资金链而拼命。
“如果市场真的转好,泛海还可能是一条好汉。”他说。“熬吧,就看熬不熬得过了。”本文开头的北京人士说,“要懂得壮士断腕。”本报致电泛海建设董秘陈家华,他对上述问题未作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