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一凡 吴乐晋
10月下旬,中国教育培训连续出现了两笔大单投资:安博教育获英联等投资方注资1.03亿美元,创下中国教育领域单笔最大融资的纪录;清华数字博识也刚完成了一笔中国幼少儿培训领域最大的融资。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家教育机构的首轮投资者是同一家低调的风投CID,也称华威国际。
日前,华威国际合伙人、中国区总经理罗文倩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透露,事实上,在过去三四年间,华威国际在中国已经投资了7家教育机构,分布于不同细分市场。而他们在中国投资项目的总数也不过20多个。
聚焦教育行业
早在2005年,在新东方上市之前,华威国际就对教育产业给予高度关注。就在这一年,安博教育成为他们投资的首个教育项目。
安博教育的创始人黄劲是个少年天才,15岁就考取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1999年,她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硅谷注册了安博。
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后,黄劲与教育部合作搭建中国网络教育标准和平台,为全国各地中小学建设校园网络,黄劲度过了最艰难的四年,同时也开发了独有的学习引擎系统,并掌握了别人难以获取的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服务的网络渠道。华威、思科、集富等投资机构为其注入1000多万美元后,安博开始快速扩张。
华威国际在安博的第二轮融资中进行跟投,第三轮大笔融资虽然没有出现华威国际的名字,但华威国际透露在此轮融资中被稀释股份并不多,依然是主要股东之一。第三轮融资相比第一轮融资十倍以上的增值,给了业界很大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安博只是华威国际投资的7个教育项目中的一个。罗文倩告诉记者,2005年时,她就注意到国内教育培训市场基本没有大公司,而当时的美国教育类的上市公司多达20多家,民间的机构更是数不胜数。她直觉这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华人对子女的教育自古以来就非常地重视,“这个领域没有理由不会出现好公司。”罗文倩说。
现在,华威国际在教育产业的布局涵盖了0至22岁的消费群体,这些教育项目以提供课后辅导或是培训技能为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家长付钱,孩子领受”。
罗文倩说:“由于学历教育有非常严格的政策规定,好的投资机会基本在非学历教育的领域。”
华威国际投资的东方爱婴是针对0至3岁的早教项目,主要对音乐、美术、活动能力进行启蒙教育;天才宝贝则对3~6岁儿童进行语言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训练;“3之3”是一个全日制的幼儿园连锁公司;清华数字博识则针对5岁到12岁的孩子提供数学、英语等教育培训服务,公司已经从北京扩大到全国;安博教育则对初中、高中的各门学科进行考试辅导,对大学生、大专生进行职前培训;儒林教育则专注于线上线下结合的高中课后实习。
此外,华威国际还投资了英语在线学习工具“说宝堂”,说宝堂的核心是技术,它可以结合教材,为不同教育机构量身定做听说会话的学习软件,辅助提高培训效果。
突破行业瓶颈
众所周知,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有诸多不利因素:现金流好,但是一般增长不快,且容易受到地域限制;所聘人才不能进入国家职称评选体系;另外在招生和就业等其他方面也多有“不平等”之叹。
罗文倩介绍,华威国际在选定一个项目之前,肯定会看几十个同类项目,最终选定的标准只是两个:团队的素质和执行能力,市场的覆盖能力。
华威国际上海分公司副总桑琳补充说,教育是传统行业,但华威国际首先要求被投项目有创新的技术或创新的商业模式,此外,需要克服地区局限,并能够实现高成长。总而言之,他们看中那些能够真正突破本行业“瓶颈”的公司。
事实上,很多投资者对教育产业的投资顾虑较大的原因之一,是相对于其他行业,教育机构较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行业壁垒。据称这也是华威国际进行教育投资组合的目的之一。“理论上,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开发一个CID卡,包办孩子零岁到大学毕业的教育培训。”桑琳说,虽然现在还没有这么做,但是不同教育公司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对他们是非常有利的。
在投资风格上,华威国际一般看中早期项目,并主张领投和“积极董事会”策略。
桑琳说,由于在选中一家公司之前,他们已经考察了几十个同类项目,这在他们后期给被投公司提供战略指导时,有了很大的底气。
国际财务管理师认证教育连锁机构IFM最近与CID有过接洽,IFM中国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的首轮会谈进行了一个上午,CID连番问了50多个问题,令他们应接不暇。这位同时接洽过几位风投的负责人说,与其他风投相比,CID问得很细致,非常强调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
事实上,罗文倩刚结束了一个医疗仪器设备的投资,尽职调查持续了一年半。这个时间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